在學術論文署名的時候,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起著完全不一樣但又特別重要的作用,這倆的差別能從好多方面看出來。
貢獻側重
- 第一作者:就是論文工作的主要干活兒的人,得把從研究的想法、設計、實際操作,再到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這些關鍵的活兒都干了。在搞實驗的科學里,第一作者可能得親自參與實驗的每一個步驟,從搭實驗的設備到記錄實驗的數據都得管。就好比在一項研發新型藥物的實驗里,第一作者說不定得天天晚上都守在實驗室,搞藥物的合成、測試,還有對實驗結果的初步分析,他對研究的直接貢獻那可是相當大。
- 通訊作者:主要管著把控研究的方向,給研究提供必須要有的資源支持,像研究經費、實驗設備啥的。同時呢,通訊作者靠著自己豐富的經驗和很深的學術本事,給研究提供戰略方面的指導。比如說在一個跨學科的大型科研項目當中,通訊作者協調各個方面的資源,保證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人員能一起合作干活兒,推動項目朝著提前定好的目標往前走。
責任擔當
- 第一作者:得對論文內容的準不準、全不全,還有研究是不是真的負主要責任。要是論文有了數據出錯或者研究方法不對這些問題,第一作者最先得出來解釋。就比如說論文里有個實驗數據被人懷疑了,第一作者就得拿出原始的數據記錄,還有詳細的實驗步驟說明來回應人家的懷疑。
- 通訊作者:是論文對外聯系的那個人,要對整個研究合不合法、合不合規定負責。要是論文有了倫理方面的問題,比如醫學研究里沒按照倫理準則來,通訊作者就得擔起相應的責任。另外,通訊作者還得處理跟期刊編輯的交流、回答讀者的疑問這些事兒。
署名順序與認可度
- 第一作者:通常都排在作者名單的最前面,也是讀者最先能注意到的作者。在學術評價里頭,特別是對年輕的科研人員來說,第一作者這個身份是衡量他們科研能力和學術貢獻的一個重要標準,在申請學位、評定職稱這些方面都占著很重要的分量。
- 通訊作者:一般都列在作者名單的最后面,還標著特定的符號。在有些領域,通訊作者被看成是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他們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都比較高,大多是資深的教授或者研究機構的負責人。通訊作者這個身份表明了對他們學術領導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的認可。
搞清楚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到底有啥不一樣,這對科研人員好好規劃自己學術發展的道路、清楚知道自己在科研項目里處于啥位置,那可是相當重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