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這個事,這兩天消息特別多,現在仍然疑點重重。
小米汽車的制動性能和智駕系統,是否真的和該公司宣傳的一樣,符合國家標準嗎?
昨天小米汽車的官方賬號發布了一些數據,其中提到,車輛事故前直到22點44分24秒都處于輔助駕駛的狀態,隨后NOA發出風險提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發出減速請求,并開始減速。
注意44分24秒這個時間點,當時是輔助駕駛狀態,車速116km/h。也就是這個時候,是小米的智能輔助駕駛開始減速。
小米智駕減速1秒過后,44分25秒的時候,NOA被接管,進入人駕狀態,駕駛員將制動踏板開度31%。
44分26秒的時候,駕駛員加大制動踏板開度至38%
隨后在44分26-28秒之間,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
也就是在智駕系統發現問題,開始減速。1秒后,駕駛員接管,繼續減速。總共僅僅經過2秒鐘,車就撞上了。
車速約為116km/h的時候,2秒鐘,車輛能開多遠,計算一下就知道,大約是65米。
也就是SU7的智駕系統從發現障礙開始減速,車輛又行駛了65米之后,速度仍然高達97km/h!
首先需要質疑,小米SU7這個純視覺智駕方案,在夜間是否真的靠譜?
我查了一下小米的官網,標稱100-0m/h,制動距離僅為33.3m。
小米汽車的數據一直比較怪,例如它的0-100km/h加速時間,之前也有說是非靜止狀態測得。猜測33.3m應該至少是在全力制動的狀態下測得的,那么116km/h的時候,制動距離再怎么說也不應該超過65米,更不應該經過2秒的制動之后,速度仍然高達97km/h。
我們可以大概計算一下,如果當時小米智駕系統采取全力制動,2秒后會有什么不同的結果:
初速度:116km/h = 32.2m/s
官方制動距離:100-0km/h 33.3 米,計算出對應減速度約為11.6 m/s2,即 1.18g,數據其實非常漂亮。
末速度 V=v0?a?t
初速度 v0=32.2m/s
減速度 a= 11.6 m/s2
時間 t=2秒
代入公式一算,V=32.2?11.6×2=9.022m/s≈32.4km/h
也就是如果智駕系統一開始就全力制動,那么2秒后,車輛速度應該降到32.4km/h,就算這個時候碰撞,也不存在多大的危險!
當然,這個算法非??量蹋髲陌l現障礙物開始,就全力制動。
一般來說,我們普通家用車,中等剎車強度,至少也能夠獲得一個-6 m/s左右的加速度。
那么兩秒鐘的時間,時速應該能夠降到 v=32.2+(?6)×2=32.2?12=20.2m/s,換算成時速是72.7km/h。
得出的結論是,小米智駕系統并沒有全力制動,甚至僅僅是略微制動!而駕駛員在1秒鐘內,將制動踏板開度到30%以上,也僅能略微降低車速,小米這套制動系統真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我們再翻看一下小米汽車之前的功能介紹:
施工避讓
夜間120km/h靜止故障車,AEB自動緊急制動成功
高大上的異形障礙物識別功能
希望小米汽車能夠正視相關問題,避免過度宣傳。
不管怎么說,在此還是提醒一下廣大駕駛員,珍惜生命和家庭,夜間行車,特別是高速公路,請降速、降速、降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