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
在深圳市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進程中,“向日葵親子小屋”以破解0-3歲嬰幼兒照護難題為核心目標,在科學育兒服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深圳市計生協通過精心選拔、系統培養、嚴格認證,建立了善育指導員隊伍,將專業知識帶入社區,推動了服務從供給到精準賦能的轉變,為“幼有善育”民生工程提供人才支持,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模式。
一、隊伍建設:構建專業化人才儲備池
項目注重人才來源的多元化,既吸納婦幼保健院醫生、托育機構教師等專業群體,也面向社區工作者、志愿者開放通道。2021年深圳市計生協通過“定向推薦 + 綜合評價”模式,成功引入47名具有醫學或學前教育等專業背景的善育指導師,有效強化了“醫教融合”服務能力。此外,深圳市計生協以“優中選優”為原則,建立了一套資格審核、能力測試、綜合評估的選拔機制。候選人須具備早期發展、兒童保健、心理學等相關專業知識,并通過筆試、實操演示、情景模擬等環節考核,重點考察其理論素養、溝通能力及教學素養。截至2024年底,全市善育指導師47名,初級善育指導員192名,中級善育指導員27名,形成了一支“專業扎實、結構合理”的核心力量。
2023年深圳市善育指導員考核
(一)精心選拔:廣納賢才,匯聚善育之星
深圳市計生協創新構建“三級階梯式”人才培養機制,將善育指導員劃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制定差異化的培訓目標與考核標準。初級指導員需掌握“向日葵親子小屋”活動基礎,參與實踐,組織規范親子活動;中級善育指導員在初級的基礎上,進一步積累更為豐富的親子服務經驗,能夠根據不同年齡段嬰幼兒家庭進行親子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等,提供深入指導;高級善育指導員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能夠對“向日葵親子小屋”的所有活動進行評估和指導,引領整個親子服務輔導員隊伍朝著更為專業、高效的方向發展。
(二)系統培養:精雕細琢,雕琢善育棟梁
課程體系科學化:培訓內容以7節親子主題課程為核心,涵蓋“營養與喂養、睡眠、生活與衛生習慣、動作、語言、認知、情感與社會性”七大主題,并融入中醫推拿、繪本閱讀、積極心理學等元素。2024年全市善育指導員培訓中,由婦幼保健院兒保醫生、中醫、繪本閱讀指導師等多元師資進行示范教學,學員在培訓中通過實踐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種方式深入學習,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
培訓模式多元化:采用“線下+線上”雙軌并行。線下培訓分區域開展,兩場培訓覆蓋160余名學員,通過情景模擬、案例研討提升實踐能力;線上培訓則通過模擬授課、互動問答強化技能。2024年選拔中,19人入選師資庫,代表深圳為中國計生協培訓班授課。
2024年深圳市善育指導員(中級)選拔培訓班
(三)嚴格認證:嚴把質量,鑄造善育精英
深圳市計生協出臺《深圳市善育師資管理辦法》,實施“動態考核+分級認證”機制,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善育指導師(員)隊伍。在選拔過程中,說課標準包括教學基本功、活動主題目標和活動準備、活動內容等指標,以全面評估候選者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2024年善育指導員(中級)選拔活動中,27名候選者通過“面試+說課”考核。
二、社區實踐:服務家庭傳遞善育溫暖
“向日葵親子小屋”作為深圳市計生協推動科學育兒服務的重要載體,致力于將專業、便捷的育兒指導送到社區家庭身邊。2024年,全市建立108家“向日葵親子小屋”,累計開展親子活動5000余場次,服務超10萬人次。通過善育指導員隊伍的服務,項目在社區層面開花結果,為眾多家庭帶來了切實的幫助與支持。
(一)服務社區:貼近家庭,回應育兒需求
“向日葵親子小屋”在社區的布局遵循公益性和可及性原則,優先覆蓋嬰幼兒數量較多、育兒需求較為集中的區域。市級五星“向日葵親子小屋”項目點————龍華區大浪街道賴屋山社區,與社會組織、社區志愿服務隊伍、幼兒園、醫療機構等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利用社區居民自主成立的志愿服務隊伍人力資源和社區影響力,開展多子女家庭“喘息幫扶”服務;共享幼兒園的教學設施和場地,用于親子小屋的課程和活動;與醫療機構合作,建立雙向轉診機制,當發現幼兒存在健康問題時,能夠及時轉介到醫療機構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同時醫療機構也可以將康復后的幼兒家庭推薦到親子小屋進行后續的發展支持。善育指導員在項目點,致力于為更多家庭提供便捷、優質的育兒服務,把醫、養、育、美融入課程當中,為幼兒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和體驗機會,也為家長們提供了科學育兒的交流平臺,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幼兒的發展特點和需求。
龍華區大浪街道賴屋山社區“向日葵親子小屋”
(二)多元服務:精準指導,助力家庭育兒
善育指導員們扮演著多重角色,為家庭提供全方位的育兒支持。一方面,他們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親子活動,如音樂律動、繪本分享、感統訓練等,為家長提供了與孩子深度互動的機會,促進了嬰幼兒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在活動中,指導員們注重引導家長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和行為表現,及時給予專業的育兒建議。例如,在嬰幼兒營養與喂養主題活動中,親子指導員為家長們詳細講解了嬰幼兒的飲食搭配和營養需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喂養觀念。
(三)聯動合作:整合資源,拓展服務外延
與社區內的各類機構和組織建立合作關系,整合資源,豐富服務內容。在自然養育方面,中國計生協“向日葵親子小屋”項目點、市級五星“向日葵親子小屋”項目點——福田區蓮花街道蓮花北社區以蓮花山生態資源為依托,全年開展12場主題戶外活動,通過將親子互動場景延伸至山林綠道,策劃自然觀察、戶外繪本共讀、植物拓印等沉浸式課程,吸引400余組親子家庭參與,引導嬰幼兒感知生命律動。同時,社區結合“媽媽崗”靈活就業模式,組織10余名具有育兒經驗的全職媽媽參與活動策劃,協助善育指導員開展活動,形成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在醫育協同方面,市級五星“向日葵親子小屋”項目點——深圳市豌豆花托育“向日葵親子小屋”與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合作,定期邀請兒科醫生與善育指導員合作開展小兒推拿、營養與喂養專項活動,為家長們提供了全面的育兒知識和技能指導,全年服務200人次,推動0-3歲嬰幼兒健康服務管理。在醫養結合方面,羅湖區婦幼保健院作為國家、省級、市級項目點,憑借其深厚的醫療背景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為項目注入更強的專業力量,依托羅湖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以科學育兒主題,開設一系列特色鮮明的親子活動和課程,致力于為家長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育兒解決方案。
福田區蓮花街道蓮花北社區“向日葵親子小屋”
深圳市豌豆花托育“向日葵親子小屋”
羅湖區婦幼保健院“向日葵親子小屋”
三、經驗分享:探索善育發展新路徑
“向日葵親子小屋”項目在深圳市的開展,為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提供了寶貴經驗。項目團隊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一套適合本地且可推廣的善育模式。
(一)模式總結:提煉善育深圳經驗
深圳市計生協對“向日葵親子小屋”項目進行系統梳理,總結出“1234”工作模式。“1”是構建1個善育指導員人才體系,通過“動態考核+分級認證”確保隊伍專業性;“2”是打造“醫育融合”“家社協同”2大特色,整合醫療與教育資源,聯合家庭社區力量;“3”是提供親子活動、宣傳教育、咨詢指導3類核心服務;“4”是建立政府引導、多方參與、項目帶動、規范管理4項保障機制。該模式整合了多方面資源,為嬰幼兒家庭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社會反響:贏得廣泛認可贊譽
項目實施以來,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家長們對善育指導員的專業指導和貼心服務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善育指導員是他們育兒路上的“好幫手”。社區工作人員肯定善育指導員對社區建設和家庭服務的助力,認為其是社區治理的積極力量。同時,項目也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成為深圳市民生工程的特色項目,為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營造了良好氛圍。
(三)推廣成效:助力善育走向全國
深圳市計生協積極推動“向日葵親子小屋”項目成果的對外推廣。深圳市計生協編寫了面向全國4000余個“向日葵親子小屋”項目點的指定教材——《親子活動指導手冊》和《入戶指導手冊》,進一步推廣了深圳的實踐經驗。2024年,受中國計生協邀請,深圳選派多名優秀善育指導員代表,先后赴廣州、漳州、西安等地,為計生協干部和親子服務輔導員開展培訓,分享項目經驗與實踐成果,助力全國善育服務水平提升。
全國第四期親子服務輔導員培訓班
未來,深圳將以更開放的姿態傾聽家庭心聲,以更務實的行動深化醫育社聯動,在持續優化服務顆粒度的同時,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個性化支持等創新方向。期待與社會各界攜手,讓“善育”的陽光照進更多家庭,共同編織溫暖而有力量的育兒支持網絡。
本文來源:深圳市計生協
編輯 | 康曉杰
校審 | 孫茜
策劃 | 王菲菲 崔晨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