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財經九號&九號觀察作者 | 跳跳
近期,國家終于出手禁止再宣傳“零添加”了,對于消費者而言,被產品真真假假、花里胡哨的宣傳術語弄得云里霧里的時代或將迎來終結篇。
事實上,在大消費領域,特別是母嬰產品方面,長期以來也飽受浮夸宣傳之害,畢竟對于寶爸寶媽們來說,給孩子最好的,是每一個父母都想做到的。
正因為抓住了消費者的這一心理,所以許多母嬰產品往往會千方百計想辦法去“迎合”消費者心智。
今天,作者注意到最近社交平臺比較火的,和熱播電影《哪吒魔童鬧海》做了聯名款的兒童牙膏產品兔頭媽媽。
1
媒體報道揭開高科技的“皇帝新衣”
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后,經濟觀察報刊發了《兔頭媽媽的兩張“面孔”》的報道。該報道關注到,市場上知名母嬰品牌兔頭媽媽的客服人員介紹其今年年初推出的一款高純版奧拉氟兒童牙膏(下稱“高純版”)為“國產原料、自研技術,并有研究奧拉氟的專利證明”。但實際上該專利還未獲得正式核準,湖南湘鑒知識產權鑒定評估中心鑒定人、湖南軒轅律師事務所王亞雄律師認為,兔頭媽媽或涉嫌虛假或誤導性宣傳。
(該圖片截圖自經濟觀察報官網)
近期,經濟觀察報追訪發現,兔頭媽媽客服人員目前已更改了“專利”話術,對方稱,“目前兔頭媽媽在售高純版采用新一代國產奧拉氟,該成分和技術均為兔頭媽媽自研成果,相關專利已進入實質審查階段。在售的經典款采用上一代德國奧拉氟”。
根據經濟觀察報此前的報道,兔頭媽媽聲稱其高純版牙膏產品采用國產奧拉氟原料,卻在宣傳中大量使用德國原料的成本數據作為價值背書。且兔頭媽媽宣稱有奧拉氟相關的幾項專利證明,但實際上相關專利還未獲得正式核準。
對此,湖南軒轅律師事務所王亞雄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實質審查”僅代表進入審核流程,最終可能通過也可能被駁回。兔頭媽媽雖然沒有在產品的宣傳頁面公開提及“獲得專利”等信息,但客服人員代表該公司形象,是一種職務行為,客服在和消費者的溝通中“點對點”地進行口頭宣傳,實際上已經構成虛假宣傳。
王亞雄強調,專利審查周期通常為 18-24 個月,企業將審查中的技術作為賣點宣傳,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若該企業將尚在申請中的專利作為宣傳賣點,涉嫌對商品性能及質量進行虛假或誤導性宣傳,導致消費者誤認為其技術或產品已通過專利審查,該行為可能會構成不正當競爭。
截止到發稿日,作者通過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現兔頭媽媽品牌的關聯方公司杭州島嶼星晴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請的多項專利,也即兔頭媽媽此前宣傳的相關專利名稱,絕大多數仍然沒有獲得專利核準。
(該圖片截圖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
如“一種促進牙釉質修復及牙齒清潔的牙膏及其制備方法”、“一種修復牙釉質的牙膏及其制備方法”、“一種防齲齒的牙膏及其制備方法”處于“等待實審提案”狀態;
(該圖片截圖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
如“一種雙羥乙基氨基丙基羥乙基十六胺的合成方法”、“一種雙羥乙基氨基丙基羥乙基油胺的合成方法”、“一種高純度奧拉氟原料的制備方法”等均處于“中通回案實審”狀態,僅有“一種奧拉氟及其相關組分的檢測方法”在今年3月底獲得“專利權有效”狀態。
專利還沒有拿到“出生證”,怎么能拿來宣傳呢?
2
關聯公司曾因虛假宣傳被罰,
現行宣傳物料仍存違規風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兔頭媽媽品牌的持有方——杭州蜜兔網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島嶼星空化妝品有限公司在此前曾因產品質量問題和虛假宣傳等問題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過。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在2024年1月份,因“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被杭州市余杭區市場監管局處以5.1萬元罰款。(處罰文書號:杭余市監處罰【2024】73號)
2023年10月份,該公司因“發布虛假廣告”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處罰文書號杭余市監處罰〔2023〕989號)。
(該圖片來自天眼查)
時至今日,在兔頭媽媽的京東官方旗艦店的宣傳物料上面,仍然有“全國高端兒童防蛀牙膏銷量第一”、“牙醫首推”這樣的宣傳字眼。
細究之下,這個銷量第一的宣傳數字是來自于沙利文在2023年對中國兒童防蛀牙膏的統計數據,按支計算得出的結論。沙利文可是排行界的“老手”了,不管什么產品,只要委托他來做市調,他總能給你找出個全國第一來,這在許多上市公司的上市文件中都能找到沙利文的這種市調排名。
(該圖片為兔頭媽媽京東官方旗艦店宣傳物料)
不過,市場監管部門對于這種排名的廣告,一般都要求有官方背景的行業協會或主管部門蓋章認證,才予以認可,類似沙利文這樣第三方機構的市調結論恐怕很難站住腳。
當然,2023年的市場調研結論,顯然也不適合拿到2025年來繼續宣傳“銷量第一”。
至于牙醫首推,在宣傳海報的小字中顯示是基于100位受訪牙醫,且不說這100位受訪牙醫的真實性,按照廣告法,醫務工作者本身就不能出現在產品廣告中。
由此可見,像兔頭媽媽這種“預支專利”,甚至是偷換數據概念、用醫務工作者“站臺”廣告的行為,實在是陷入了品牌的“人設焦慮”,為了給產品貼上科技標簽、市場占有率標簽,不惜頻頻在違法違規的邊緣瘋狂試探。
市場監管部門,應該好好管管了。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信息及圖片均來自經濟觀察報、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天眼查、兔頭媽媽京東官方旗艦店等公開信息,數據或信息如有遺漏,歡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終披露為準。未經授權,本文禁止轉載、抄襲或洗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