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北約就從未放棄介入俄烏戰(zhàn)場,但令人意外的是,曾被視為堅不可摧的北約,如今的內部矛盾竟已達到了頂點。
而此次點燃北約內戰(zhàn)的導火索,正是同為北約成員國的希臘和土耳其。
7月3日,有印度媒體曝料稱,印度已經通過“非正式”的方式向希臘銷售“布拉莫斯”導彈。
那么,自顧不暇的印度,為什么要干預北約內部的矛盾?又是什么原因導致北約內戰(zhàn)風險大增呢?
北約的裂痕
北約內部當下的裂痕,為希臘與土耳其的沖突提供了背景,近期美國要求成員國將國防開支提升至國民生產總值的5%,這引發(fā)了歐洲盟友的不滿。
許多國家甚至難以達到此前的2%標準,雖然葡萄牙等國公開表達了財政壓力,但美國的強硬態(tài)度卻進一步加劇了盟友間的分歧。
此外主權爭端也加劇了北約的緊張氣氛,美國關于“奪取”丹麥格陵蘭島的言論引發(fā)了丹麥的強烈反彈,這無疑凸顯了北約內部的信任危機。
在此背景下,德國和法國開始尋求軍事自主,聯(lián)合研發(fā)新型武器,試圖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英國和德國合作研發(fā)的ELSA導彈,射程達2000公里,顯示了歐洲國家在戰(zhàn)略上的新動向,這些舉措反映了北約成員國在面對內部危機時的不同選擇。
而希臘與土耳其的沖突風險,也在這一背景下被放大,北約的協(xié)調機制難以有效約束兩國,外部國家的介入更是進一步復雜化了局勢。
希臘與土耳其的緊張關系
其實希臘與土耳其的緊張關系由來已久,兩國在愛琴海領土爭端、領空劃分等問題上長期對立,但近期雙方的這一矛盾再次升溫至危險水平。
由于希臘始終將土耳其視為主要敵手,這導致其一直在持續(xù)尋求增強軍力,今年6月,希臘宣布了一項250億歐元的軍事現(xiàn)代化計劃,目標直指土耳其。
在此背景下,希臘媒體對印度提供的LR-LACM導彈表現(xiàn)出了濃厚興趣,認為該武器可能為希臘提供顯著戰(zhàn)略優(yōu)勢。
特別是在愛琴海控制權爭奪中,這款導彈可改變地區(qū)力量平衡,而對希臘可能獲得先進導彈系統(tǒng)一事,土耳其則表示出了明顯的擔憂。
希臘若裝備1500公里射程的巡航導彈,意味著可在數(shù)小時內打擊土耳其的空軍基地、雷達設施和防空系統(tǒng)。
但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一個誰也想不到的玩家,興高采烈地擠了進來。
印度媒體用一種近乎狂熱的語調宣布,要向希臘提供一款叫LR-LACM的新型巡航導彈。
在他們的宣傳里,這導彈是“布拉莫斯”的超級升級版,性能直逼美國的“戰(zhàn)斧”。
印度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說白了,就是想借著這對冤家的矛盾,在地中海刷一波存在感,順便報復一下土耳其常年支持巴基斯坦的“一箭之仇”。
印度媒體甚至把戰(zhàn)術都替希臘想好了:一旦開戰(zhàn),希臘的法制“陣風”和美制F-16戰(zhàn)斗機,掛上印度的導彈,幾小時內就能癱瘓土耳其全境的空軍基地。
這劇本幾乎是完美復刻了以色列空襲伊朗的打法,射程1500公里,貼地飛行,還能帶核彈頭……聽起來簡直是為希臘量身定做的神器。
可這事兒靠譜嗎?現(xiàn)實其實是印度這款吹得天花亂墜的導彈,去年才顫巍巍地完成了第一次試射。
按照印度軍工“三十年磨一劍”的傳統(tǒng),這導彈能在2035年前交貨,都算是祖墳冒青煙了。
更別提技術整合了,想把印度的導彈掛在法國和美國的戰(zhàn)斗機上,好比給最新的智能手機硬塞一個十年前的山寨軟件,沒有原廠開放核心代碼,根本行不通。
所以,對希臘來說這更像是一場逢場作戲的外交表演,既能惡心一下土耳其,又能向歐美盟友們撒撒嬌。
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印度媒體,還沉浸在“大國軍售”的自我感動里。
當印度還在畫大餅時,東方武器早已悄然登場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北約的爭吵和印度的“表演”上時,一場更深遠的變化,正在悄然發(fā)生。
如果有一天,希臘和土耳其真在愛琴海動了手,戰(zhàn)場上最讓軍事觀察家們瞪大眼睛的,可能不是什么新式武器,而是一款流淌著中國血液的“老兵”。
時間倒回本世紀初,當時為了換取“瓦良格”號航母通過海峽的便利,土耳其半賣半送地從中國獲得了B-611導彈技術。
如今,土耳其現(xiàn)役的“閃電”和“可汗”彈道導彈,正是基于這項技術的仿制升級版。
這些導彈射程覆蓋數(shù)百公里,能夠打擊希臘的軍事目標,若希臘與土耳其發(fā)生沖突,這些導彈將成為中國技術的實戰(zhàn)檢驗場。
誰都想不到,當年一樁塵封的交易,如今竟可能成為戰(zhàn)場上的“彩蛋”。
而今天的中國武器,早已不是當年那般模樣,在北約的后院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郊外,中國的FK-3防空導彈系統(tǒng),已經進入了戰(zhàn)備值班。
三年前,六架運-20運輸機編隊,長途奔襲上萬公里,將這批武器送到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手上。
武契奇頂著美國的巨大壓力,說了一句硬話:“我們再也不會任人宰割了。”
武器好不好,戰(zhàn)場是唯一的考場,今年5月印巴邊境沖突,巴基斯坦的殲-10C戰(zhàn)斗機,用霹靂-15E空空導彈,在181公里外,干凈利落地打掉了6架印度視若珍寶的“陣風”和蘇-30。
這一戰(zhàn)績瞬間點燃了全球軍火市場,這也表明中國軍工憑借性價比和適應性,吸引了很多國家的興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