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發性震顫是什么?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 ET)是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疾病,主要表現為手部、頭部或聲音的不自主抖動,尤其在拿杯子、寫字、端碗時明顯。它與帕金森病不同,通常不會伴隨肌肉僵硬或運動遲緩,但可能隨年齡增長而加重。
中醫認為,特發性震顫多與肝風內動、氣血不足、痰濕阻滯有關,因此調理需從平肝息風、補氣養血、化痰通絡入手。
二、特發性震顫的正確鍛煉方式
1. 手部穩定性訓練
? 握力球練習
- 每天用握力器或軟球(如網球)做握緊-放松動作,每組10次,3組/天。
- 作用:增強手部肌肉控制,減少震顫幅度。
? 指尖對碰訓練
- 雙手指尖輕輕對碰,保持5秒,再緩慢分開,重復10次。
- 進階版:嘗試用拇指依次觸碰其他四指指尖。
- 作用:提高精細動作協調性。
2. 平衡與核心訓練
? 站樁(無極樁)
- 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屈,雙手自然下垂或虛抱于腹前,保持5-10分鐘。
- 作用:穩定氣血運行,增強下肢力量,間接改善手抖。
? 八段錦(推薦‘兩手托天理三焦’)
- 緩慢上舉雙手至頭頂,掌心向上,保持3秒后緩緩放下,重復8次。
- 作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減少肝風內動。
3. 放松訓練(關鍵!)
? 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松
- 吸氣時握緊拳頭,呼氣時緩慢松開,感受手部肌肉的放松。
- 作用: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少震顫誘因。
? 避免劇烈運動或過度疲勞(如舉鐵、長時間打字),以免加重震顫。
三、特發性震顫的飲食調理方案**
1. 宜吃食物(平肝息風+補氣血)
? 富含鎂的食物(穩定神經):
- 綠葉蔬菜(菠菜、油菜)、堅果(杏仁、腰果)、香蕉、黑巧克力(85%以上可可)。
? 優質蛋白質(維持肌肉功能):
- 魚類(三文魚、鱈魚)、雞蛋、豆制品(豆腐、豆漿)。
? 補氣血食物(中醫推薦):
- 紅棗、桂圓、山藥、枸杞(可煮粥或泡水)。
? 抗氧化食物(減少神經氧化損傷):
- 藍莓、西蘭花、核桃、綠茶。
2. 忌口食物(加重肝風或痰濕)
? 咖啡、濃茶、酒精(刺激神經,誘發震顫)。
? 高鹽、高糖食品(影響血管健康,加重氣血紊亂)。
? 辛辣油膩(如火鍋、燒烤,易生痰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