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和增程式混合動力(REEV)一直是兩大熱門的技術路線。雖然乍一看,它們似乎只是“混合動力”的兩種形式,但背后的技術邏輯和實際表現卻大有不同。這種差異,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也持續推動了市場的發展。圍繞這兩種技術路線的爭論,也成了新能源行業的一大焦點。
簡單來說,增程式混合動力就像一個“背著充電寶的手機”。它的發動機只負責發電,驅動車輪的任務完全交給電機。聽起來很省心,但這里面有個問題:能量需要經歷“燃油→機械能→電能→機械能”四次轉換,一來一回損耗就超過了20%。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更像是“能切換主副卡的智能手機”,它的發動機既能發電,也能直接驅動車輪。尤其是高速行駛時,發動機直接輸出動力,能量利用率高得多。
這種差異直接影響了兩種車型的實際表現。增程車的優點是充電靈活,適合充電條件有限的區域,但它的能量損耗也注定它在長途駕駛中表現一般。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輛則更注重綜合表現,在城市通勤和長途駕駛中都能找到平衡點。
提到插混車,就不得不提比亞迪。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品牌,比亞迪在這一領域已經深耕多年。2024年,他們推出了第五代DM技術,這套系統不僅降低了油耗,還進一步提升了性能,讓插混車實現了真正的“魚與熊掌兼得”。
比亞迪的這套技術在三大場景下表現尤為突出。首先是日常通勤。120公里的純電續航(CLTC標準),幾乎覆蓋了90%的用戶日常出行需求。按每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相較于燃油車,插混車每年可以省下1.2萬元的油費。其次是長途駕駛。比亞迪的插混車綜合續航達到2100公里,饋電油耗僅為6.6L/100km,僅為同級燃油車的三分之一。此外,車輛還配備了VTOL移動電站,6kW的外放電能力讓它在戶外生活中也能化身“電力供應站”。最后是性能表現。以漢L DM為例,這款車的百公里加速僅為3.9秒,同時通過云輦-C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將車身俯仰角控制在±0.5°以內,顛覆了傳統性能車“高速必顛簸”的認知。
數據不會說謊。2023年,中國的插混車型銷量同比增長85%,全球占比超過70%。比亞迪更是獨占鰲頭,累計銷量突破360萬輛,占據了細分市場的半壁江山。到2024年,比亞迪插混車型的銷量同比增長70%,達到248萬輛,其中宋系列以63萬輛成為銷量冠軍。
不僅如此,全球市場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據英國研究公司“環球數據”發布的報告,2024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全球銷量首次超過傳統混合動力汽車(HEV),同比增長58%,達到678萬輛。而同期HEV的銷量僅增長了18%,為654萬輛。這一變化,標志著新能源汽車開始進入“插混時代”。
如果要問比亞迪為何能在插混領域如此成功,答案藏在他們“研發至上”的哲學中。從2011年到2024年的14年間,比亞迪有13年的研發投入超過了凈利潤。2024年,比亞迪的研發投入達到542億元,同比增長36%,這一數字遠超同期的凈利潤。
截至目前,比亞迪坐擁近100萬名員工、11大研究院、近11萬名工程師,累計研發投入超1800億元,是世界上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平均每個工作日申請的專利高達32項。也正如此,比亞迪才能陸續推出第五代DM、易三方、天神之眼高階智駕、超級e平臺等顛覆性技術。
“許多人在笑我們,說我們這是在燒錢,但我們深知,要把車造好,要想發展新能源,沒有核心技術是不行的!”對于外界的質疑聲,他不在意經費是否在瘋狂“燃燒”,只在意“技術魚池”是不是足夠大、足夠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態度很堅定:“我始終堅信插混車應該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第一臺車,無論如何要堅持走下去,即使走錯了我也認了。”正是這種執著,讓比亞迪從早年的“土味”車企,成長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派代表。
如今,全球每賣出四輛插混車,就有三輛來自中國品牌。這不僅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次勝利,更是技術路線選擇的成功驗證。正如王傳福所述:“世界最先進的插混技術都在中國,全球插混已經進入中國時刻。”
從油電同價到電比油低,從充電焦慮到油電同速,中國品牌用技術和產品實現了對合資品牌的全面逆襲。而比亞迪,作為這場技術革命的引領者,用自己的孤勇和智慧,為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比亞迪的成功,不僅僅是銷量和市場份額的勝利,更是中國科技實力的一次集中體現。比亞迪用技術和產品告訴世界:中國不僅能造車,還能造出更好的車。
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技術路線之爭可能還會持續。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已經從追趕者變成了領跑者,正在用實力書寫屬于自己的時代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