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蘭綻放的馥郁時節,為進一步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搭建教師交流成長的平臺,4月1日和2日,萬泉小學教育集團曙光校區和萬柳校區英語組借助“玉蘭杯”研究平臺, 圍繞“踐行課標,深耕課堂,賦能學生素養發展”的研究主題,分別開展了“玉蘭杯”展示課活動。郭立軍主任全程引領活動,并特邀北京市特級教師、英語學科專家劉瑩老師進行點評指導。
花開有聲 課堂剪影
此次活動中,一至六年級教學組分別獻上了一節精彩的研究課。這六節公開課如枝頭初綻的玉蘭,以不同的姿態舒展教育的詩意。
《Unit4 My Pet》
閆偉老師和一年級的孩子們一起呈現了《Unit4 My Pet》。本節課圍繞單元話題My pet開展,主要就學生是否喜歡某種動物進行討論,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并尊重他人對不同動物的喜好。閆老師在課上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大膽表達,在生動的教學中將知識記在腦中。
《Story time——No pain, no gain.》
陳麗娟老師帶領二年級的孩子們共同呈現了一節故事課《Story time——No pain, no gain.》。孩子們在歡快的歌曲引領中,觀察圖片和思考問題中,帶著好奇心學習小動物種花生過程中發生的故事。通過角色朗讀等活動,他們切身體驗故事人物情感變化,理解和內化語言,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在課堂尾聲中,孩子們帶著思考和啟發,用一句句感悟和收獲點亮了課堂,讓“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育在英語課堂中得到了升華。
《Unit4 Healthy Food》
葛洋老師呈現了三年級下冊《Unit4 Healthy food》第一課時。她通過創設真實語境,用“問題鏈”激活學生已有知識,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在遷移創新的環節中,她借助板書和課件模擬真實餐廳的點餐過程,幫助學生在情境中進行真實的語言交際,從而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Qingming Festival》
徐經歷老師和她的四年級學生一起,帶來了一節主題為《Qingming Festival》的綜合實踐課。課堂由一首韻律十足的英文詩歌導入,學生在吟誦詩歌中逐漸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清明節。隨后,在頭腦風暴中,學生談論對清明節的了解和想要做的活動。在通過視頻進一步了解節日內涵后,大家將視線聚焦到過節習俗——吃青團,并學習制作方法。最后,小組合作動手制作青團,并介紹青團。課后,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甜蜜的微笑,充滿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自信。
《Unit 4 Last weekend》
李英老師和五年級學生帶來了一節詞匯課《Unit 4 Last weekend》。李老師聚焦語言線和語用線,并將其貫穿課堂始終。她通過和孩子們討論自己喜歡的活動,激活舊知識,自然引入要學習的新知識。課堂上,她通過關注語言形式,總結過去式的構成規律。此外,李老師通過游戲調動學生積極性,突破課堂難點,讓大家在真實的交流中談論彼此的周末,思考周末豐富多彩活動的意義。
《Unit3 Healthy Meal》
王思思老師在六年級下冊《Unit3 Healthy Meal》一課中,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的需求、興趣、能力和發展來設計和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學生。以聽力練習為例,從讀圖、聽材料到小組討論、回答問題,她表示每個環節都不能少。
余香繞梁 課后精評
課后,南北校區參與展示課的執教教師分別進行了說課。
與會教師積極發言,紛紛發表了觀課體驗,進行了點評。
劉璐老師:
陳麗娟老師的課循循善誘,特別有親和力。在和學生真實互動交流中,她以問啟思,讓學生在理解中,不斷建構新的認知;在角色朗讀中體驗人物情感,鞏固語言基礎;在創編故事中,幫助猴子知錯能改,最終順利達成本課育人目標。
崔靜老師:
李英老師有專業的教育教學素養和出色的課堂駕馭能力。她與學生的互動真實而親切,并且能夠關注到每一位學生,課堂氛圍輕松自然。在講解過去式發音這一難點時,她巧妙地采用分類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傾聽、觀察、發現和感知,逐步掌握發音規律。她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不僅幫助學生突破了學習難點,更激發了他們主動探索的興趣。
李琪老師:
陳麗娟老師的課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與鍛煉學生的聽說讀看的能力,也很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她通過問題引領,結合生活實際與學生進行真實的語言交流,在遷移創新中成功落實育人目標。此外,陳老師注重跨學科知識滲透,運用多模態教學豐富認知體驗。
潘琳老師:
徐經歷老師的學科實踐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制作青團深入理解清明節文化,體驗節日帶來的樂趣。這體現了“做中學,學中用”的理念,是對實踐活動課程的一次很好的探索。此外,我建議增加小組活動和討論,讓更多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
張金寶老師:
葛洋老師的課非常扎實,通過搭建語言支架和書寫示范,關注學生語言能力和書寫習慣的培養。教材中的很多圖片源于真實生活,拉進了教材和學生的距離。課堂中也進行了中西方餐具文化對比,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此外,她注重教學評一體化,以評促教,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理念。
匠心點睛 專家指導
在老師們點評后,劉瑩老師對此次所有展示課給予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可了老師們的團隊合作、精心備課和成長,并對每節課進行了細致點評和指導。她從教學目標到活動設計和互動環節都提出專業見解,為老師們指明優化方向。劉老師指出,教師要重視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強化聽力技能培養,提高學生表演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敢于放手,以任務為驅動,把課堂更多地交給學生去主動探索,提升語言能力;要注重教學評一體化,以評促教等
最后,郭立軍主任結合學校教學理念和劉老師的點評進行了總結,肯定了老師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激勵老師們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
此次“玉蘭杯”活動,是英語教學的一次盛會。老師們在交流中成長,在探索中進步。相信未來,萬泉小學英語教師團隊將以此次活動為新的契機,砥礪前行,續寫教學新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