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高考放榜之際,東莞市南華職業技術學校再次刷新紀錄:466名參考學生中,202人成功沖擊本科線,本科上線率43.35%,更有317人被本科及優質公辦專科院校錄取。這組數據不僅刷新了該校職教高考歷史,更折射出國家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顯著成效。
我上大學了!
在國家"職教高考"制度全面落地的新形勢下,南華職校的亮眼成績單具有標桿意義。10名學子被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等應用型本科院校錄取,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單校斬獲10個錄取名額,307人進入優質公辦專科院校,這些突破性數據印證了職業教育升學立交橋的全面貫通。正如該校校長周世游在采訪中表示:"當職教學子既能手持技能證書,又能頭頂學士帽,'中職天花板'的陳舊觀念自然不攻自破。"
透過南華職校的育人實踐,可見現代職教體系的創新脈絡。學校構建的"三階育人"模式精準對接職教高考要求:首年夯實素質基礎,次年聚焦考綱突破,終年強化實戰訓練。在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三個班級集體交出62%以上的本科上線率,印證了"專業+升學"雙軌培養的有效性。這種將工匠精神培育與學術能力提升有機融合的路徑,正是新職教法倡導的"類型教育"改革縮影。
教育專家指出,隨著《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深入實施,中職教育已從"就業導向"轉向"就業與升學并重"。2025年全國職教本科招生計劃較三年前擴容150%,"中職-高職-職業本科"貫通培養通道日益暢通。南華職校260分以上考生較去年激增103人,300分高分段人數近乎翻倍,這些數據背后是職教學子用實力撕掉"差生"標簽的群體覺醒。
揚帆起航
面對家長群體的教育焦慮,南華職校學子用行動給出新解:22級計算機專業學生李月同學以381分的成績考入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她的成長軌跡頗具代表性——中考后選擇職教賽道,三年間既獲得技能大賽獎項,又通過職教高考實現學歷躍升。"找準適配自己的賽道,比在擁擠的獨木橋上踉蹌前行更重要。"這位"逆襲"學子的話,道出了新時代人才成長路徑的多樣性。
在職業教育法修訂實施三周年之際,東莞南華職校的突破猶如一面多棱鏡,折射出職教改革的豐碩成果:技能成才與學術深造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單項選擇,產教融合的深度推進正在重塑人才評價體系。當更多中職學校架起多元成才的立交橋,家長們的焦慮終將轉化為對教育本真的理解——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圖片由受訪對象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