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立成
川普在今年4月份向全球揮動了巨額關稅大棒,打得不少國家措手不及,有些小國估計已經被揍暈了,還沒有緩過神來。目前,只有極少數國家敢起來正面應對挑戰,其中的原因自然也不必說,主要還是對“美元霸權”跪得太久了,奴性十足,早就喪失了“直立行走”的功能。
民國文學巨匠魯迅曾說:上下幾千年的歷史無非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與“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交替循環。這句話用來形容當今世界在美元霸權下統治的“奴隸國”們也是極為貼切的,簡直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如今,臥薪嘗膽多年的“東大”開始正面回應,硬剛怒懟美帝的關稅大戰,反而被一幫“跪久了”的奴隸們冷嘲熱諷,認為這是作死的行為,這是何其的荒唐與可笑!2018年,川普對“東大”發動了貿易戰,時隔8年,川普再次登基,妄圖用故技重施的把戲來洗劫全球。
筆者多次公開發文表示,川普對外揮舞巨額關稅大棒,以開源斂財換取財政收入,對內大幅度裁員,以彌補國庫空虛的窘境。
當前美債存量規模已經突破了36萬億美元,是美國2024年全年GDP的125%,單單一年美債的利息成本費用就高達1萬億美元以上,而且美債規模還在持續增長,若非美聯儲的“財技”能力驚人,疊加強大的美元金融霸權的影響,美債信用估計早已破產。
那么,美元金融霸權是如何形成的呢?
美聯儲以美債作為信用抵押物來進行印鈔,這個過程簡稱“QE”,名為量化寬松。這意味著只要美元的貿易逆差越大,那么美債的規模也就越大,美國就是這樣一個純靠借債消費過日子的國家,而且這種“寅吃卯糧”的把戲還玩了上百年之久不崩盤,這背后的神奇之處就在于美元的金融霸權。
美國利用自身全球第一的消費國地位,用貿易逆差的方式,向全球輸出海量美元。外貿出口國拿到美元后,再以增持美債或投資美股的方式讓美元回流美國本土,形成美元流進、流出的完整循環的閉環。
另外,必須要說的是,美帝出口從事的高科技生意和軍火生意,這不僅是利潤率極高的暴利生意,還能幫助美帝威懾一眾不聽話的“小弟”們,當然了,這也都是為了幫助美元回流本土用的,以此來維持和強化美元內外循環的閉環。
很顯然,只要美債信用不崩盤,美元自我循環的閉環能夠持續,那么美元的金融霸權就會長期存在,這幾乎是一個完美的設計。但這里面暗藏一個重大“BUG”:核心就在于美債信用是否能無限擴張,美元的自我循環的閉環是否能無限維持。
如何讓花出去的美元,順利回流到美國本土,這幾乎是美帝國的精英們與政客們時時刻刻都在思考的問題。
拿關稅為例,如今川普的關稅大棒,表面上看買單的是美帝本土的進口商,實際上是出口國的供應鏈。如果進口商不能向內轉嫁稅負成本,那么這些成本一定會由出口商承擔。進口可以少花錢,還能多收稅,這不就促成了美元的自我循環了嗎?
只要出口國一直配合,出口國通過貿易順差賺到了美元后,持續增持美債,或者以投資美股的方式回流美元,那么當前美債的信用體系就能維持下去。
但是目前這些出口國會一直都這么聽話順從嗎?他們一賺到美元后,馬上就乖乖回去持續增持美債嗎?然后美聯儲抵押美債進一步印鈔后,造出更多的高科技武器來奴役和恐嚇出口國?如此循環下去豈不完美?
但事實恰恰相反,這也是美帝當前比較著急的地方。截至2025年3月,中日英法等12國持續拋售美債已形成規模效應,單月凈減持規模甚至突破了900億美元,創下了歷史記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作為美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居然也已開始連續9個月減持了超550億美元的美債。而某“東大”更是“以緩慢逐步減持”的方式實現了連續16個月減持美債,當前美債的持倉量已縮水至7590億美元,幾乎創下了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
投資者要明白的是,早在2013年,“東大”持有美債規模高達1.31萬億美元,曾也一度是美債海外的最大持有國。從2013年到2024年,在這12年里,“東大”對美的出口貿易都是呈貿易順差的狀態,每年幾乎都要凈賺數千億美元以上,12年里起碼積累了數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這些年“東大”的外匯儲備幾乎保持在3萬億美元的水平不動,這背后說明的問題還不明顯嗎?
很顯然,“東大”并沒有配合美帝,讓這些流出美國本土的美元完全順利流回美國,而是偷偷地將這些美元藏起來了自己在搞小循環,無法讓美元實現自我循環的閉環,這對美元霸權和美債信用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
很顯然,“東大”并不是唯一這么干的國家,還有不少其他國家在默默效仿,這會導致美帝的“美元自循環”戰略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筆者相信,華爾街的精英們和美國的政客們應該早已發現這背后的問題,才不得不祭出目前的關稅大招的。
美帝國除了在“美元自循環”與“美債信用”上出現了巨大裂痕外,在其他方面,比如科技、傳媒、軍事領域就沒有受到打擊嗎?投資者要知道,科技、傳媒以及軍事,這都是為美元霸權服務的,是能促成美元自循環的。
在科技領域,在這幾年,無論是半導體,還是AI大模型,目前“東大”在全力追趕,而且大有后來居上的味道,目前美帝在科技領域的“遙遙領先”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二者的差距越來越小,比如,2025年國內火爆的“DEEPSEEK”AI大模型讓硅谷精英們為之一顫。
在傳媒領域,智能算法的自媒體科技巨頭“TikTok”在海外的持續爆火,早已打破了信息不對稱,并且突破了傳統美帝官媒的輿論封鎖,信息平權時代開始到來,底層老百姓再也不會輕易迷信那些金融精英們和穿著華麗的政客們的瞎忽悠。之前美總統拜登急眼了就直接“封殺”TikTok,而今川普死皮賴臉的要收購TikTok,價格和條款一直沒談攏,就反復延期談判。
在軍事領域,于2024年9月25日,“東大”在南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成功發射了1發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東風-31AG型洲際戰略導彈(簡稱“東風快遞”),并準確落入預定海域,射程約12000公里,創下了全球洲際導彈實際測試中的最遠紀錄。
“東風快遞”的成功發射,震懾全球,而在2025年2月份,“東大”成功試飛了“六代機”,并開始逐步量產,對面五角大樓里的精英們連夜急忙開會研討對策。很顯然,在軍事領域,“東大”早已有了叫板的底氣與硬核實力。
綜上分析來看,筆者認為,相對“東大”來說,美帝在金融領域和全球經濟的消費體量方面仍然還有明顯的領先優勢,而在科技、傳媒以及軍事等板塊的領先優勢已經不再明顯。
可惜的是,美帝在金融領域里以“美元自循環”和“美債信用擴張”為基礎的美元霸權正出現明顯裂痕,二戰后形成的美元霸權有開始走向衰落的趨勢,對于這一點,廣大投資者們不得不察。
如今川普舞動巨額關稅大棒,表面上看是希望制造業回流美國本土,實際上是因為美元霸權背后的“美元自循環”出了大問題,這才是美元霸權的根基所在。制造業的全面回流需要的不僅僅單方面需要金錢的支撐,更需要產業鏈的配合,而且制造業賺的是辛苦錢,遠沒有金融霸權賺錢來得高效和輕松。
試想一下,一次簡單的“美元潮汐”,就能瞬間讓一個小國家的財富化為烏有,投資者想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泰國的窘境就明白了。在川普公布關稅大棒之前,華爾街的精英們早已就偷偷下注了海量賣空的籌碼,瞬間就洗劫了多頭手里的巨額財富。有如此輕松的斂財手段,那些精英們還瞧得上年凈利潤率不足5%的制造業嗎?別太天真了,這不過是為了討好部分底層選民的把戲罷了!
只要“美元自循環”和“美債信用擴張”的裂痕越來越大,美元霸權勢必就會土崩瓦解!當然了,一個曾經強盛的超級帝國不會就簡單這樣認輸和認命的。
關稅戰僅僅是前奏而已,或者說是開胃菜罷了,全球距離真正意義上的“火藥味”戰爭的時間點也越來越近了!未來美帝親自下場的戰爭,才是全新世界格局的開始,“東升西落”是正在上演的歷史大戲,投資者可以拭目以待,千萬不要投錯票了!
(以上分析僅代表“立成說投資”的獨家觀點,不作為專業投資建議?。?/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