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也是戰爭,特朗普想要的“公平”,不能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
5月6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未來幾周美中貿易關系問題可能取得重大進展。
那么這種可能性大嗎?
客觀來講,可能性并不大。
因為特朗普日前雖然也聲稱,他計劃降低對華關稅,也不打算把降低關稅當作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但他們只是嘴上說得冠冕堂皇,可事實是關稅戰也是戰爭,在特朗普手里,關稅就是針對中國的“武器”。
到現在,特朗普還在為挑起關稅戰詭辯,殊不知他想要的“公平”,就是對中國最大的不公。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中美達成的貿易協議必須是“公平”的,然而這份“公平”,并不是真正的公平,它里面夾帶著“美國優先”的私貨。
特朗普挑起這場關稅戰的底層邏輯,是打著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幌子,也就是特朗普所謂的中國從中美貿易中“吃盡了紅利”,而美國一直在“吃虧”。
特朗普的想法是,利用這個問題對中國進行敲詐,想要中國做出巨大讓步。
但很顯然,特朗普的出發點就錯了,中美貿易本來就是互利共贏,不存在誰吃虧的問題。
如果只看商品貿易的話,中國對美確實是順差。
可問題是,貿易不止商品貿易,還包括服務貿易、技術貿易和資金貿易等多個層面,商品貿易上的不平衡,并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中美貿易的整體結構。
這一點,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會不清楚,而特朗普之所以揪住美國對中國商品貿易上的巨大逆差不放,并且反復炒作,目的就是想要利用這個問題逼迫中國讓步,實現美國經濟的再平衡。
但這顯然就是妄圖以犧牲中國的利益成全美國,這是不現實的。
另外,特朗普想要的“公平”,完全忽視了中美各自的國情,中美在商品貿易上的不平衡,根源在于美國經濟結構出了問題,責任不在中國。
二戰結束之時,美國是全球名副其實的第一制造業強國,制造業產值占全球的近4成。
然而后來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產業的興起,加上當局對金融監管的放松,導致資本紛紛逃離利潤率較低的制造業,涌入高附加值的互聯網產業和金融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