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參數丨圖片)安徽高速事故的震蕩還在繼續,為三位殞命的年輕人嘆息之余,關于智能駕駛的討論此起彼伏。雖然這起事故還沒有給出定論,但出行環境的變化在悄然發生。
清明假期,各地豎起“勿用智駕”的路牌
在剛結束的清明小長假,不少網友表示,高速的龍門架和路邊提示牌上,都有讓司機謹慎使用或直接關閉智能駕駛輔助的標語。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這類交通警示語并非是因為那起事故才開始提示的,而是在之前就已經出現,只是因為事故之后,網友們格外注意,才會在網絡上形成傳播。
相信智駕,不如相信自己
在這起三人死亡的事故之前,關于智能駕駛的討論已經很熱,如雷軍所說,目前現階段的智能駕駛還不能稱為自動駕駛,依然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駕駛員必須觀察路面,隨時準備接管。
不過現實中還是有不少人對智能駕駛過于信任,在高速上開著智駕睡覺的情況時有發生。看到拉著一家老小,駕駛人卻在閉目養神,確實讓人震驚。
當然了,這也和廠商的宣傳有一定關系,車企將智駕包裝成黑科技,消費者就誤以為買到了一個司機。不管怎么樣,智駕一開,眼睛一閉,肯定是不靠譜的。夜間光線干擾、臨時施工路段、暴雨天氣等等,隨便一個變量就能讓系統“失明”,有再多的激光雷達,再高算力的芯片都沒用。
智能駕駛當然不是洪水猛獸,它確實能讓長途駕駛更輕松,甚至在某些場景下比人類更可靠。不過,所有技術的終極悖論在于——越先進,越讓人放松警惕。當電子屏上的“慎用智駕”與系統里的“一鍵開啟”同時存在,人性和科技的交鋒就不會停止。真正的解決方案不在代碼里,而在方向盤后——每個駕駛員都該記住:你的命,永遠不能全交給算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