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靜林
12月28日安徽寧國6店同開;
1月12日安徽蕪湖 2 店同開;
河南40天7店落地;
浙江16家店齊開業......
12月2日到1月20日,45天時間,愛折扣新增63家加盟店,門店數量短時間接近翻番。在愛折扣創始人李悅的計劃內,2025年保底要開500家店。
得到三只松鼠資金、管理模式支持的愛折扣正在快速擴張。去年11月章燎原在三只松鼠經銷商大會上大手一揮,給愛折扣加盟商免加盟費,附帶15萬補貼,這項政策至少會持續到今年第二季度結束。李悅吃下定心丸,只管甩開膀子開店、打磨店型。
“2025年會是從量販零食到量販零食+,以及全品類折扣超市的真正元年,而這場變革的主戰場在社區”,三只松鼠注資愛折扣,是章燎原對行業趨勢判斷后的果斷出擊。事實也正如預測,2025一開年,折扣超市成為線下零售業態的新變量。
李悅很早就盯上折扣超市模式,愛折扣被稱為中國折扣超市鼻祖,以軟折扣(臨期尾貨)入局,后將硬折扣模式引入。愛折扣開第一家店便拿到融資,單店模型估值一億。一年時間開店50家,但規模尚小的公司難以應對復雜的組織膨脹,李悅一腳踩下剎車。
三只松鼠加持后,愛折扣在幾大銷售區打造了19支區域銷售團隊,每個省份兩到三個團隊負責。核心銷售區山西有四個團隊負責,晉北、晉中和晉南,省會太原因為門店較多,有單獨團隊負責。
每個銷售區被冠以“戰區”名號。愛折扣總部掛著大大的“未來已來”四個字,就連Wifi名稱都是這四個字的全拼。采購是愛折扣總部規模最大的團隊,30多人,墻上貼著采購團隊的業績排名,80萬、100萬......按一定周期內的采購額排名。一大張業績排名就貼在采購人員上下班的必經之路上,像考試成績單一樣“卷”起每個人。
拓荒時期,愛折扣的采購不分業務條線,誰能拿到大牌優價好貨,就算誰的業績。李悅只要求產品保真,且低于系統價格。極致的內部競爭,加上管理的適當松綁讓愛折扣的供應鏈快速成型。“用最粗放的方式,讓大家時刻保持緊張,一旦你維護不好客戶,就會被搶走。”
愛折扣選品日常
李悅打趣地講起,有品牌方找到她,在微信搜索愛折扣,直接拉出7個對接的銷售人員。
但接下來,在三只松鼠一品一銷一鏈的業務思路指引下,愛折扣對團隊結構做了規范化調整,給采購人員劃分業務條線和邊界。這是業務模型成熟之后的必要舉措。從游擊隊轉變為正規軍。
正規軍愛折扣,全面進入戰場。
愛折扣的擴張地圖,集中在北方的大本營天津及山河四省,華東區的重心放在安徽,因為這里是三只松鼠的大本營,此外在浙江和江蘇也有布局。
剁椒在天津、山西太原、安徽馬鞍山分別探訪了幾家門店。
天津靜湖店開在愛折扣總部所在地武清區,位于一片以回遷房為主的大型居民區。周邊3-5公里分布多個商超。大潤發就在兩公里以外,車程僅兩分鐘。據愛折扣武清區業務負責人表示,門店業務不受影響。
李悅介紹,武清區城區人口三十多萬,愛折扣布局八家門店,有直營也有加盟店,每月的去重客戶數量約12000人,“這8家門店銷售額占了整體區域線下零售銷售額的20%以上”——武清的幾家門店是愛折扣從0-1的開始,是他們打磨店型的根據地,同樣也是打動三只松鼠章燎原的樣本。
除了明晃晃的黃色招牌,整個門店就像大型貨倉,成箱整件商品堆放在門口,甚至更像個物流中轉站。最顯眼的地方擺放著整件的塑料瓶裝大窯汽水,這種規格的大窯在一線城市、餐廳中很少見,市場零售價3元一瓶,在這里整件15瓶,非臨期,9.9元。這是愛折扣的不定期“爆款”,擺在大門口承擔引流角色。
門店里是一摞臨期伊利金典,市場價45元一提,在愛折扣只需15元一提,3月28日到期(剁椒探訪的時間為3月14日)。超低價臨期商品也是爆款,是愛折扣典型的引流品。伊利金典的旁邊是用超市手推車裝滿的易拉罐裝雪碧,也臨期,7月15日到期,五元四瓶。愛折扣基本不擔心臨期產品到期積壓,如果馬上到期還有存貨,就會作為贈品送給不介意的消費者,“不會帶來損失,還能維護客情”,一位天津的愛折扣加盟商告訴剁椒,說這話的時候,她手邊就是數十瓶還有兩三天到期的三得利烏龍茶。
還有一種爆款引流品是鮮肉。這家三百多平面積的門店滿滿當當,沒有生鮮陳列的位置。貨源與頭部肉企合作,直接在店外的平臺上架起案板。從年后到現在賣了兩三次,每次都排大隊。愛折扣的爆款引流品不固定上架,后端渠道拿到什么貨就上架什么產品,哪個店就近,就分配給哪家店。
這點和奧樂齊很像,用消費者價格記憶度最高的商品作為高敏感品狙擊注意力,奧樂齊用的是大量低價自營品,例如9.9元白酒,愛折扣主要用大日期產品。
武清區業務負責人告訴剁椒,周一到周四,普遍進店人數七八百人,日均營業額3.5萬到4萬。周末營業額翻番。愛折扣的業績考核以季度為單位,口號一樣“火藥味兒”十足,“630戰役”。
太原的門店與天津非常接近。剁椒工作日中午探訪兩家店,位置均在城市非中心區,但周邊社區住宅密集,多是高層住宅底商。貨盤結構相近,約85%是零食飲料方便食品,剩余15%是日化、米面糧油,零星有些水果。店員告訴我們,晚上七點多是客流高峰期,周邊居民下班放學路過購物。愛折扣門店普遍在晚10點結束營業。
在華東,我們看到了差異。蕪湖等地門店陳列明顯比北方更“規整”,馬鞍山門店處于試運營階段,當地消費者表示倉庫一樣的門店消費體驗一般。李悅坦言,擴張速度很快的前提下,馬鞍山門店還處在調整中,“一些基礎的陳設方法論,在華東不適用。”
消費者差異有二:1、華東消費者對倉儲貨架不感冒,尤其水飲,北方門店大多割箱陳列,到南方就得單瓶擺放。2、華東消費者對小包裝有需求,愛折扣做了小包裝,但不做散稱。
目前,愛折扣對華東門店的核心調整集中在水飲領域,除了華東城市人力成本較高于北方,其他成本并沒有因為陳列邏輯調整而增加,李悅說:“水飲占銷售額的10%左右,一切調整在不增加員工前提下完成。”
線下零售業態跨區域擴張,必須解決不同地域消費習慣不同的問題,用一套模版生搬硬套的粗放擴張絕不可行。就像山東人喜歡今麥郎方便面,但山西人更多消費白象和康師傅;天津人對海河牛奶的喜好遠超蒙牛伊利,越靠近市區,海河牛奶的銷售占比就越高。
“(華東市場)在沒有品牌力的前提下,愛折扣蕪湖門店日銷接近兩萬”,李悅對眼下的成績基本滿意。
天津北辰區,雙新大道和順境路交叉口是個大環島。這是該片區的商業中心,人流車流密集,底商豐富繁榮。以環島為軸心,西北角是一家大型綜合購物中心,東北角原本是家永輝超市,東南角是愛折扣(雙街店),西北角是一家好想來零食折扣店。
下午三四點,愛折扣門店里人流攢動,加盟老板和往來消費者頻頻打招呼,看得出這里做的是熟客、社區生意,家庭消費為主。對角線的好想來只有零星三四個消費者,都是中學生打扮。永輝超市已經倒閉,周圍的人都說是愛折扣把永輝擠兌死了,但加盟老板很實誠,并沒有下這種結論。
雙街店2021年開業,面積稍大390平米。在商業區中心十字路口街角位置,一年租金100萬。據了解當地的工資水平4000-4500元,店員12人。日平均成交至少1000單,客單價平均60元。月營業額預計在200萬以上。早先愛折扣要從加盟商處抽三個點,去年開始取消抽點,愛折扣統一供貨,賺取供貨價和后端進貨的差價。
雙街店的凈利,約10個點。
雙街店是由當地一對夫妻加盟經營,此前他們一直做著線下零售生意。愛折扣的加盟也更傾向與夫妻老婆店合作,李悅認為夫妻老婆店是加盟商的最佳畫像,可以親自經營,“我們反而不希望零售經驗特別強的加盟商,他們有思維定式很難改變,尤其做久傳統零售的人不太接受臨期尾貨,但這又是愛折扣的核心優勢。”雙街店的老板似乎還想繼續加盟,但目前精力已很難分配。
雙街店四周的超市業態分布
這家店有趣的是辟出約1/4空間賣蔬菜、海鮮。我們探訪當天,喇叭里正在促銷18元一箱的生蠔,“趕上了,我們就上了十幾箱”。蔬菜成為雙街店的引流入口,尤其別的渠道蔬菜水果上架時間是早晨,而雙街店錯峰中午上架。
這里自然涉及當下折扣超市發展的大挑戰,或者瓶頸——生鮮。
生鮮對線下商超零售業態,是理論上的好品類,兼具了高頻消費和隨機性沖動消費的優勢,能抓住家庭剛需消費者,也能迎合白領、年輕人的需求。如果一條街有兩家商超,有生鮮的一定比沒生鮮的客流多。但同時生鮮又是難度極高的品類,5%-10%利潤,有時甚至覆蓋不了損耗。
搭建生鮮供應鏈難度也很大。通常海鮮生鮮采取「地采」模式,意味著換一個地方就得重新組織供應鏈,沒有太多規模效應。行業從業者告訴剁椒:“做生鮮的商超會形成很強的競爭力,但從供給角度又很難做。大部分企業沒有能力做好生鮮。”
有能力的企業——眼下盒馬是樣本。盒馬的模式是自建供應鏈,早在2022年,盒馬投資20億在武漢、成都打造生鮮供應鏈運營中心,又花百億自建生鮮物流體系。如此重資產的模式,現在的折扣超市玩家,恐怕誰都玩不起。
李悅坦言,愛折扣此前沒做過生鮮供應鏈,“未來門店密度足夠,我們再考慮怎么做供應鏈本地化適配。目前我們和部分加盟商會簽署單獨的生鮮協議,一旦我們搭建供應鏈,就會讓商家從門店自采轉為接受總部供貨。”
“非生鮮類的一站式購物”,是愛折扣眼下的市場定位。理論上的好生意模型并不能適配每個企業,找到自己的路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愛折扣也正是用他們擅長的路徑打動了三只松鼠。去年經銷商大會開始,章燎原在各種場合盛贊愛折扣的商業模型。
2020年,李悅開設了第一家門店,面積僅170平方米,但年銷售額卻可達2500萬元,創造了折扣行業的坪效之王。如今成熟的單店模型完全可以支撐李悅大規模復制。
李悅向剁椒算了一筆總賬。
愛折扣存量門店月均收入為80-100萬,毛利為20%。按80萬收入算,毛利是16萬。房租普遍月均3-4萬(愛折扣只需平鋪,不要求角鋪),8-10人人力成本約4萬,如此算來月均結余8-10萬。
這就是愛折扣的單店模型。軟硬結合的模式,背后是李悅引以為豪的3萬供應商,共同塑造了愛折扣的成本優勢。
“現階段我還有些壓力,必須得快速擴張,快速開店,門店從總部進貨規模大,形成飛輪效應,能讓我們在供應鏈更加強勢。”
折扣超市是中間態業務,兼具超市和便利店的特點,勢必會分流傳統業態的人群。魔方云銷咨詢創始人任小東是數家硬折扣連鎖的CEO戰略顧問,他表示:“全世界范圍內,永遠是大型、中型、小型業態并存,各有各的優點,互相搶人群,但誰都干不死對方。”
零售行業從始至終都在圍繞「多快好省」進化,每個維度做到極致,都能誕生巨型公司。電商自然是「多」的代表,僅論線下,傳統大型超市有這方面的優勢。「快」是便利店的優勢,山姆、胖東來等優質商超代表了「好」,零食量販、折扣超市則是「省」的代表。
此前幾年瘋狂的零食量販店摸到了擴張極限,當鳴鳴很忙、萬辰集團紛紛突破萬店規模,2024年零食店單店的銷售額卻同比下降了30%。越來越多加盟商賺不到錢,或者賺錢越來越難。預計2025年零食量販店的規模能達到4.5萬家,市場幾近飽和。
任小東告訴剁椒,預計2025年行業兩家頭部,可以在折扣超市領域增加5000余家門店。“折扣超市的市場容量將是量販零食的三倍。”
據了解鳴鳴很忙的省錢超市店型,相比過去的量販零食模式,單店每月新增8萬銷售額。店型的迭代帶來可觀的收入增長。
零食作為低頻、非剛需消費品,本就需要其他品類引流,從水飲向外延伸到其他品類,邏輯順理成章,零食店自然而然就做成“超市”。
折扣超市與傳統商超的一大差異在產品SKU上。數據顯示,永輝超市單店SKU超過8000個,生鮮占比超50%。愛折扣的動態SKU均控制在2000個以內。愛折扣靜海店,食用油基本只有魯花一個品牌。醬油愛折扣一般只會選擇個位數SKU,三個生抽+兩個老抽。
但對于既有品類又有品牌的產品,例如薯片,愛折扣上架的SKU較多,而像膨化薯條這種有品類無品牌的產品,就布局的淺。邏輯很清晰,折扣超市要提供出貨最快、消費者需求最高的產品。因此當下愛折扣也基本不碰白牌產品。早先愛折扣對采購人員的考核指標,就是采購額和大牌率。
或許,折扣超市會越做越像傳統超市,但門店規模的限制讓他們又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超市的價值。大規模擴張就開不了大賣場,現有的門店規模必然也支撐不了傳統超市的大規模供給。
折扣超市與便利店的核心差異體現在店型和成本結構上。711的面積僅需20-30平米,但高成本、毛利高。便利店選址依賴大流量,并且得高密度開店,很可能同一條街就有數家同品牌便利店。理論上,折扣超市的開店邏輯近似于便利店,也能搶走便利店客群。但極低的客單價能否解決開店硬成本高的問題,需要打一個問號。
711的利潤來源是鮮食。數據顯示,711在全球每售出10件商品,其中有7件是快餐食品。有711加盟業務人員介紹,飯團、包子、關東煮等鮮食商品毛利可以達到50%-60%,SKU平均毛利在38%左右。其他便利店,美宜佳非煙毛利率平均25%,羅森的對外口徑是,40平米店鋪,月營業額8萬,毛利3.2萬。
即便在實操中有波動和誤差,便利店利潤水平高是可以肯定的。
折扣超市做鮮食、烘焙,目前以奧樂齊為典型。但背后涉及中央廚房建設和配送體系的搭建。不僅需要大財力,更需要有精密的數據系統支撐。711高密度開店,背后就有多門店共用生產、配送設施,發揮網格效應和規模效應的考量,縮短門店距離,實現多批次、小批量配送,提升物流效率——這恐怕也是折扣超市發展的方向之一。
折扣超市的發展劃分三個階段。1.0階段是批發部模式,這種模式的核心痛點是180-200平的小面積,容納不了多品類產品;2.0階段是零食量販店轉型,在原有的零食基礎上增加簡單的貨盤;3.0模式則是在量販零食基礎上做大規模品類擴充,包括生鮮、烘焙、等非標品。
但任小東表示,目前的折扣超市基本都還處于2.0向3.0過渡階段,“沒有一家解決好非標品的問題,現在非標品解決最好的是地區性傳統超市,如胖東來”。
在他看來,折扣超市的終局是做自有品牌,“自有品牌是任何零售商繞不過的坎,是必經之路。”
2月17日,鳴鳴很忙發布全新店型“趙一鳴省錢超市”,發布新店型的同時,鳴鳴很忙也開始自有品牌建設,9.9元600毫升1瓶的無糖烏龍茶、9.9元50克裝拇指風干牛肉等,鳴鳴很忙2024年收入達到555億,他們有能力率先在行業內突破自有品牌。
據剁椒了解,奧樂齊目前賬上準備了100億資金,要與上游工廠共投,做研發型工廠,更深入介入上游,做自營品的開發。
上海奧樂齊一角
李悅坦言,此前愛折扣做過二三十款自有品牌產品,做得不算深入。缺乏規模效應和渠道品牌強認知,讓他們中斷了自有品牌之路。不過目前,愛折扣將自有品牌的搭建幾乎完全交給三只松鼠,也不失為一種捷徑。
本文中我們點出了折扣超市向前發展的幾個關鍵變量:生鮮、鮮食餐飲、烘焙、自有品牌,再加上愛折扣擅長的臨期業務。除去變量,各家折扣超市的業務模式大同小異,這也意味著行業競爭方向將由這些變量決定。這是一場零和博弈,還是百花齊放?從模型上看,折扣超市很面面俱到,因此各家在業務上作出差異化,劃分好消費人群,就有可能都獲得生存空間,有人能做好生鮮,有人擅長烘焙,有人的自有品牌被認可。
線下零售復雜且多元,我們或許很難下結論,一種新模式就會徹底取代舊的模式。折扣超市作為一種全新的「中間業態」,給線下市場帶來一陣新風,對消費者來說就是好的。
1分鐘速讀本文
通俗總結:愛折扣折扣超市的快速擴張與運營模式
一、公司背景與擴張速度
- 成立與發展
- 愛折扣被稱為中國折扣超市鼻祖,早期以臨期尾貨(軟折扣)切入市場,后引入硬折扣模式(低價正價商品)。
- 第一家店便獲融資,單店估值過億,2020年首家170平米門店年銷售額達2500萬,創行業坪效紀錄。
- 2023年底至2024年初,45天新增63家加盟店,總門店數接近翻倍,計劃2025年突破500家。
- 背后支持
- 獲三只松鼠資金、管理模式支持,創始人章燎原為加盟商提供免加盟費+15萬補貼政策,助力快速擴張。
二、擴張策略與區域布局
- 開店重點區域
- 主攻北方市場(天津、山西、河南等)及三只松鼠大本營安徽,華東布局江蘇、浙江。
- 門店多選在社區密集區,避開核心商圈,主打家庭消費。
- 加盟模式
- 傾向與“夫妻店”合作,看重經營者親力親為;總部統一供貨,賺取差價,取消抽點政策降低加盟門檻。
- 單店月收入約80-100萬,毛利20%,扣除房租、人力后月凈利約8-10萬。
三、運營模式與核心優勢
- 軟硬折扣結合
- 軟折扣:臨期商品超低價引流(如15元一提臨期伊利牛奶,原價45元)。
- 硬折扣:正價商品低價走量(如整件大窯汽水9.9元/15瓶,低于市場價60%)。
- 爆款策略
- 不定期推爆款引流,如臨期飲料、低價鮮肉(需合作外部供應鏈),甚至用臨期商品作為贈品減少損耗。
- 供應鏈管理
- 采購團隊競爭激烈,業績排名公開“內卷”,初期粗放競爭后轉向規范化條線管理。
- 整合3萬家供應商資源,強調“保真低價”,快速響應區域需求差異(如北方整箱賣,南方單瓶陳列)。
四、區域差異與調整
- 北方市場
- 倉儲式陳列(成箱堆貨),主打大包裝,工作日日均客流700-800人,周末翻倍。
- 北方消費者偏好本地品牌(如天津人愛海河牛奶)。
- 華東市場
- 需調整陳列(如單瓶擺放水飲)、增加小包裝,適應精細化消費習慣。
- 華東門店試運營期銷售表現符合預期(蕪湖店日銷近2萬),但需優化消費體驗。
五、挑戰與未來方向
- 生鮮品類難題
- 生鮮引流效果強但供應鏈難搭建(高損耗、需本地化),目前僅部分門店試水(如天津雙街店賣低價海鮮)。
- 未來計劃通過門店密度提升后自建生鮮供應鏈。
- 競爭壓力
- 與傳統商超(如永輝)、零食折扣店(好想來)正面競爭,靠低價和社區粘性搶占市場。
- 行業專家認為,折扣超市難以完全取代傳統業態,但會分流部分客流。
六、行業影響與創始人展望
- 定位:主打“非生鮮一站式購物”,瞄準家庭剛需和高頻消費。
- 行業趨勢:創始人李悅認為,2025年是“折扣超市元年”,主戰場在社區,三只松鼠注資正是看中這一趨勢。
- 目標:通過快速開店形成規模效應,強化供應鏈話語權,最終實現“飛輪式”增長。
總結:愛折扣通過低價爆款、靈活供應鏈和社區化布局,在折扣超市賽道快速崛起,但生鮮品類和區域差異化運營仍是挑戰。其模式驗證了“低價+高頻”在社區零售中的潛力,未來能否持續增長取決于供應鏈深度和跨區域管理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