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中醫藥學,是門承載著中華文明智慧的古老醫學體系。中醫藥的現代化,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現代化。中醫藥行業如何強化教育對科技與人才的支撐作用,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生動局面?
- 湖南省政協融媒體中心“國醫湘聲”頻道議堂版塊邀請到10位政協委員、行業專家就“中醫藥人才培養”話題進行了探討,大家圍繞中醫藥創新傳承與人才培養提出了多項建議,涵蓋教育體系改革、師承制度優化、基層人才建設、數字化賦能等多個方面。從委員、專家們的觀點也看到,中醫藥人才培養正從傳統經驗傳承向現代化、數字化、國際化轉型,未來需政策、教育、醫療、科研、產業、文化多方協同,才能實現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
人才標準和培養定位
目前,湖南全省共有 23 所本科院校開設中醫藥相關專業,除了湖南中醫藥大學,如中南大學開設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湖南醫藥學院開設中醫學和針灸推拿學、吉首大學開設民族醫藥方向專業等,形成“一核多極” 的本科教育網絡。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湖南醫藥學院校長何清湖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曾就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等議題建言獻策。就在2024年9月,湖南醫藥學院舉行中醫學院成立大會。新開辦中醫學專業,并招生了第一屆學生——這是該校推進“中西協同”辦學特色的重要舉措。
中醫藥人才培養,需要培養的是什么人才?他認為:“要明確中醫人才標準,培養具備臨床能力、能診療疾病且能傳承精華、創新發展的中醫人才。”
面對“中醫思維淡化”和“西醫化傾向”的現象,何清湖分析,學生高考基于數理化理科基礎,現代科學教育模式影響著學生對醫學及生命健康的認知;大學課程既要學習中醫知識,又要掌握必要的西醫理論知識,難免受西醫思維模式影響;在知識構建、培養模式及體系構建中,對中醫文化自信、中醫思維培養、中醫基本理論掌握及經典學習不夠扎實,進而影響了中醫思維的形成。
談及理想中的中醫藥人才,何清湖以五年制中醫學專業學生為例,認為其應擁有扎實的中醫基本理論知識、熟悉中醫經典、強化中醫臨床思維能力、系統掌握中醫對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知識,同時掌握現代醫學基本理論和臨床診療知識,具備良好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
- 2024年9月,湖南醫藥學院中醫學院掛牌成立大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湖南醫藥學院校長何清湖給學生做中醫文化講座。
“大學中醫教育應做到三個回歸,回歸人文、回歸基礎、回歸臨床?!痹诤吻搴磥?,“中西醫并重”政策背景下,五年制中醫教育要明確人才標準和培養定位,科學構建知識能力體系及教學內容,借助現代教學方法和教育改革,在有限時間內讓學生掌握中醫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為其進一步深造、臨床實踐及學歷后教育、繼續教育奠定基礎。
“人才培養始終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關鍵環節,中醫藥高等教育在此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建議,完善高等教材建設,優化分科體系,強化跨學科融合,培育高水平中醫藥人才。
事實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余艷紅表示,今年將著力推動中醫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協同推進中醫藥院校學科專業課程教材改革,完善中醫藥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體系,開展多學科多領域協同攻關,持續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
服務中醫藥新興業態
“以企業所需人才為基礎,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創造互利共贏的產學研聯合培養平臺,探索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脫產培訓、在崗培訓、半脫產培訓等形式形成中醫藥人才培養合力?!遍L沙市政協常委、國藥控股湖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申志華建議。
申志華認為,中醫藥人才培養應改革中醫高等教育,采取學歷教育、師承教育、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以培養眾多有真才實學的中醫藥師;通過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精神激勵和環境保障,建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設立專業人才引進計劃和獎勵機制,培養和引進一批中醫藥產業技術人才;進一步強化現有中醫藥高層次人才的激勵培育,定期定額發放資金補貼,積極引導中醫藥高層次人才留在湖南創新創業,吸引急需緊缺中醫藥高層次人才來湖南服務發展。
湖南中醫藥高等??茖W校藥學院學生在瀏陽大圍山識藥采藥。
“要以市場需求為人才導向。”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中醫藥高等??茖W校副校長陳麗君深有同感,要深化產教融合,促進醫教研協同,圍繞人口發展老齡化、健康需求多元化、醫學教育精英化、產業發展智能化等形勢,加快培養中醫藥健康服務新興業態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
據了解,作為湖南省內唯一的一所中醫藥高等??茖W校,湖南中醫藥高等??茖W校根據現實需要動態調整專業設置,目前開設了中醫學院、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康復保健學院5個二級學院、20個專業,形成了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的專業集群,構建了針灸推拿、中藥學、康復治療技術、護理、臨床醫學5個特色專業群。
“湖南中醫藥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良好,發展壯大中醫藥全產業鏈,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人才是關鍵?!笔≌f委員、長沙華中醫衛科技中等職業學校董事長兼校長陳強認為,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聚焦教育改革,健全中醫藥人才培養機制;深化產教融合,促進中醫藥產業鏈發展;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中醫藥人才。
基層中醫藥實用型人才培養也是大家關注的熱點?!皩W校以服務基層為使命擔當,聚焦‘西學中’、特崗生培養、適宜技術推廣、繼續教育等重點領域,為全省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注入強勁動力?!标慃惥榻B,湖南中醫藥高等??茖W校近三年共開展“西學中”培訓項目23個,覆蓋10個市州,累計培訓2980人次,占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
“醫館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湖南省國醫堂館與基層醫療聯盟主席陳棟材則認為,中醫藥人才的培養一靠院校,二靠師承,三靠實踐,即:讀經典、跟名師、上臨床?!爸笇Ю蠋熞獰o私帶徒,精心傳授;學徒要虛心潛心修煉,要有悟性,大膽繼承創新?!?/p>
湖南醫藥學院中醫學院副院長胡宗仁介紹,學校申報中醫學專業,以針灸推拿學與中醫學為支撐,注重中醫全科醫學知識體系構建,培養有溫度的健康守護者。通過構建中西醫結合全科醫學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對于新時代新醫科青年醫學人才培養,他認為應培養具有“大健康”意識以及“以病人為中心”理念,能夠提供全生命周期醫療保健服務的醫學人才。
- 4月2日,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社區臨床見習基地揭牌儀式在岳麓區岳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
“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的培養與引進,通過定向培養、補貼獎勵等政策,鼓勵中醫藥院校學生到基層就業,如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項目可以為基層提供一定的中醫藥人才,但是在人才待遇、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等方面仍需要政策傾斜。”省政協常委、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鄧奕輝表示。
人工智能重塑人才生態
今年3月,湖南中醫藥大學召開的2025年學科專業優化工作專題會上透露,加強交叉學科建設,推動中醫藥與現代醫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交叉融合,搶占學科創新前沿。在2024年,湖南中醫藥大學申報人工智能等4個新專業,新增智慧健康管理等5個微專業,探索培育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
對此,湖南省湘醫投私募基金產業合伙人、湖南扁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喬國軒表示,當前中醫藥全產業鏈人才的培養需特別注意解決三大矛盾:傳統經驗傳承與現代科學驗證的平衡、師徒制個性化培養與規模化教育沖突的平衡、中醫藥原創思維與現代技術應用的融合平衡。他建議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建立中醫藥全產業鏈人才動態人才培養需求預警系統,每三年更新一次培養方案,確保人才供給與產業升級同步。
從中醫藥全產業鏈的維度分析,喬國軒建議:“要構建中醫藥行業人才的復合型能力矩陣,通過‘院校教育+師承教育’的教育體系革新,搭建產教融合平臺,培育‘中醫藥+康養文旅’復合人才、中醫藥標準化人才隊伍、中醫藥產業戰略管理人才等?!?/p>
廣東醫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錦坦言,相比傳統中醫以師帶徒的模式,當前教材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案例較少,要通過會診形式進行彌補。他表示:“要善用中醫AI,年輕中醫經驗少、累積知識庫不足,中醫AI可以通過結構分析和引導,幫助其在實踐中快速成長?!?/p>
毫無疑問,面對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浪潮,新一代中醫藥人才正在重塑產業生態。在鄧奕輝看來,當前中醫藥人才培養還存在教育模式有待優化、多學科交叉融合不足、基層中醫藥人才匱乏、高層次和領軍型中醫藥人才稀缺、國際交流和產業轉化等引領不夠、中醫藥人才評價與激勵機制不完善等短板。
“中醫藥人才培養要進一步改革教育模式,在院校教育基礎上結合師承教育機制,傳承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與學術思想。同時要加強多學科融合教育,推動‘中醫藥+’人工智能等課程的學習,培養中醫藥復合型人才。”鄧奕輝建議。
4月1日,湖南省中醫藥文化翻譯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在湖南中醫藥大學成立。
中醫藥國際化也是一個方向。鄧奕輝認為,傳統醫學守正創新,要建立和完善中醫國際人才培養體系,與世界知名大學合作開展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并向國際輸送人才。
“中醫藥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才能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創新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睉鸦姓f委員、湖南正清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邱群英認為,要推動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融合;加強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結合;加強外語能力和國際交流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中醫藥人才,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文 | 政協融媒記者 彭叮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