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Kors迎來關店潮,山下有松線下門店門庭若市。
被譽為輕奢鼻祖的Michael Kors在中國市場逐漸遇冷,品牌所屬集團Capri集團業(yè)績繼續(xù)承壓,根據2025財年第二季度業(yè)績披露,Michael Kors營收同比下降15.9%至7.38 億美元。
重壓之下,Capri集團表示將在兩年內關閉約75家門店,以此來優(yōu)化Michael Kors的盈利能力。
對比之下,中國本土品牌山下有松的線下店鋪卻排起長龍,傳統(tǒng)奢侈品牌光環(huán)在逐漸褪色,會講故事的本土品牌在快速崛起。
門店的長隊背后,是品牌對設計對標、價格策略和情感營銷的精準把控,更是當代年輕群體消費文化從“LOGO崇拜”邁向“意義消費”的縮影。
山下有松的成功,也可歸結為性價比、中式設計美學、女性價值。
花小錢辦大事,重新定義性價比
以往輕奢品牌的價質錯位更多是低性價比,品牌盲目太抬高單價,但產品設計及價值并沒有與之價格相匹配。
久而久之,輕奢包袋品牌也逐漸失去了昔日光環(huán)。尤其在二手市場上,Michael Kors二手女包價格低至百元左右,二手價約為原價的10%-30%。反觀山下有松,二手產品回收價基本是原價的50%-60%。
從天貓平臺女包市場頭部品牌價格情況來看,YSL、Gucci品牌價格均在萬元以上,Coach、山下有松、裘真等品牌價格均在千元級以上,其次是以Charles&Keith為代表的百元級品牌。
中間層級的輕奢品牌處境較為尷尬,性價比打不過百元級品牌,新品價格甚至接近奢侈品牌入門款。
當消費者發(fā)現加30%預算就可以買YSL的包袋,不到千元的價格就可以更具設計感、高性價比的單品,腰部的輕奢品牌就失去了它的競爭力。
但對比傳統(tǒng)輕奢品牌,山下有松給到了超出標價的高產品質量+高品牌價值,品牌也深諳當下消費者所需要的——“花小錢辦大事”。
一方面,品牌主力價格區(qū)間集中于1000元-3000元價格段,天貓平臺女包市場品牌該價格段銷量占比達到88%。不僅與快時尚品牌價格拉開差距,保留了足夠的溢價空間,同時也比動輒上萬的奢侈品品牌更加親民。
另一方面,千元級的定位,也滿足了中產人群的心理需求,既能滿足其通過消費向上攀爬的身份焦慮,又不會造成太大的經濟壓力負擔。
為了避免重蹈輕奢品牌的覆轍,山下有松更多地用“設計師品牌”標簽來標榜自己。產品更多地突出設計和品質,給消費者一種輕奢的價格,買到奢侈品品質的消費感受,從而規(guī)避輕奢品牌日益嚴重的價值貶值。以相對合理的價格,買到超出標價的價值感,也是品牌高性價比的體現。
中式美學,設計主打“安全牌”
山下有松除了以品質取勝,在設計方面也十分貼合中產人群的喜好。
品牌在設計方面也是參考了已被國際品牌驗證過的包型與紋樣,確保產品設計符合大眾審美共識。同時,在細節(jié)方面也加入了品牌自身的東方設計美學,從而實現了開品的低風險與高接受度。
品牌包袋標志性真空電鍍五金的設計便是來源于古建筑的榫卯結構,又或是參考中國傳統(tǒng)古建筑的掛耳屋檐包等,多款單品均敘述出品牌獨有的東方設計故事,中式美學如今正是消費者所青睞的,甚至民族自豪感也會成為驅動購買的因素之一。
在社媒側,品牌與達人的合作推廣也著重強調通勤外出場景下的產品痛點:輕便、強收納、高顏值。
兩袋吐司的超輕自重對標背包時肩膀酸痛的痛點,強收納能力也滿足外出場景下的多物品攜帶需求,甚至水杯、證件、電腦都能擁有各自的獨立空間,易放易取成為主要種草點。
以痛點出發(fā)的產品設計十分常見,但山下有松聰明的點在于把痛點的優(yōu)化都轉變成女性關愛自己身體的體現,將“買包”等同于“解放身體疼痛壓力+從容取物應對各種場景+美美出街悅己需求”,甚至將包袋升華成了女性自由的象征物。
品牌的爆火,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看見,設計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菜籃子系列是品牌爆品之一,但也被大眾質疑是愛馬仕Lindy和菜籃子兩款的結合體,甚至被認出不少大牌的影子。
女性主義,從產品消費到價值消費
如果說品牌的第一層種草是從實用性出發(fā),那么第二層升華便是女性主義。
不講意大利工匠的老土故事,品牌早期社媒營銷便以“奶奶手工”作為價值點種草,一方面以手工凸顯品牌產品的高品質,另一方面也把老年群體轉化為被遺忘的女性創(chuàng)造力,打破了時尚行業(yè)的年輕崇拜,38節(jié)營銷也以奶奶們時尚張揚的松弛感為品牌增加好感度,進一步強化了品牌的女性主義外衣。
同時,明星合作的價值理念也進一步強化了品牌的女性認知,也是品牌“抬咖”的重要因素。
從近一年品牌社媒熱度來看,聲量同比增長48.2%,互動量同比增長167.7%。2024年3月的品牌熱度主要是盧昱曉合作所帶動,2025年2月與文淇的合作推廣更是進一步推高品牌熱度。
從品牌的每一次明星合作來看,都在表達品牌女性理念。無論是李娜的“坦誠野心”、盧昱曉的“大包大膽”、文淇的“隨心流浪”,都讓女性自由有了更加詩意且具體的注解,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
高頻營銷的結果也十分直接,一方面是社媒和銷量的雙增,另一方面品牌受眾也越集中于21-35歲的女性群體。從品牌社媒受眾來看,該年齡段占比也達到65%,正是具有一定消費力的中青年群體。
雖然說營銷力度的加大,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價格水漲船高,但從部分反饋來看,當營銷與大眾內心達到共鳴,消費者愿意為概念買單,山下有松也由此完成了產品消費到價值消費的轉換。
山下有松的成功也為我們揭示了當下主流的消費邏輯,當品牌敘事與大眾情緒綁定,價格敏感度會被價值感稀釋。
中高端品牌都想合理化自己的品牌溢價,但如何讓消費者接收溢價的意義,這就需要品牌提供一個“道德出口”,山下有松通過“高性價比+中式美學+女性價值”合理化溢價,把賣產品升級成了販賣情緒舒緩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