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刊登于廣西法治日報B4版
“工業110,一按我就靈”
柳州市柳南區當好“店小二”全鏈條服務企業
“我司希望得到勞動法律方面的幫助,建議柳南區人社局牽頭舉辦一次法律知識培訓,邀請法律專家授課,幫助我們堵塞用工漏洞,維護企業正當權利。”柳州市明仕機械有限公司致電柳州市柳南區“工業110”指揮中心的次日,柳南區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人員便到該公司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了解公司法律需求,一一解答公司提出的法律疑問。
群眾有困難,可以撥打警務110;而在柳南區,企業有困難,可以找“工業110”。
柳南區紀檢監察干部和企業廉情監督員就“工業110”監督服務平臺反映的問題,到轄區管委會走訪了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作為廣西傳統工業強區,柳南區不斷創新服務企業機制,在河西工業園區創建廣西首家專門服務企業的“工業110”指揮中心,開通一條快速處置企業困難的“綠色通道”。“工業110”,服務專線為0772-2871110,企業可以通過服務專線、專用郵箱、微信公眾號反映問題,也可以到“工業110”指揮中心面對面提出各類訴求。
“工業110,一按我就靈”,指揮中心從2022年運行至今,累計接到各類企業訴求1226件,辦結1212件,辦結率98.9%。
“‘工業110’嗎?我們公司的容瓷耐磨新材料智能制造標準廠房建設項目,符合柳南區產業定位,是優先發展的優質產業,涉及征地拆遷、林地報批問題難以解決,請求協調推進盡早實現供地。”去年,一家企業致電“工業110”指揮中心反映訴求,工作人員羅雨夢快速填寫事項類別、標明企業訴求后,立即轉辦河西高新區管委會創新發展局。
河西高新區管委會創新發展局會同柳南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發改局等部門深入研究相關政策,創新采用“備案制”優化用地審批流程,保障項目土地供應。去年12月,項目地塊以“標準地”模式順利掛牌出讓,申報土地建設使用、辦理規劃許可證等也推進得非常順利。
今年3月5日,在容瓷耐磨新材料智能制造標準廠房建設項目現場,大型挖掘機緊鑼密鼓作業。“感謝‘工業110’。在柳州市和柳南區各職能部門協調推動下,項目建設按下了‘加速鍵’。”該公司總經理韋成勛說,“按照目前進度,我們年底可實現部分投產。明年全部建成投產后,將有力推動柳州耐磨材料行業發展。”
“工業110”服務平臺啟用后,協助企業將原本四五個月拿地期縮短到不足一個月,幫助產業園實現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運營。廣西瓏齡汽車電子產業園從拿地到開工只花了20多天;從簽約到項目建成開園,耗時不足一年。
“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用服務的暖心增強企業的信心。我們努力發揮好‘店小二’作用,讓企業倍感暖心、底氣倍增。”柳南區工業園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甘合作說。
以“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企業吹哨、部門報到”為理念,柳南區積極整合涉企服務資源,按照“集中受理、分類處理、跟蹤督辦、統一回訪”原則,形成企業下單、快速響應、部門聯動、高效辦結、一站式服務體系,為企業、項目提供全方位服務。
柳州天海盟立電器有限公司是天海汽車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專注汽車線束研發、生產。今年1月底,正處于母公司籌備上市的關鍵時期,該公司卻因涉及的證明材料多、專業性強,辦理業務部門多,正常情況下沒有幾個月難以辦理。犯難之際,公司總經理歐陽運德想到了柳南區工信局下沉到企業的服務專員李小梅。
李小梅接到線索后,當即填寫公司訴求轉辦到“工業110”指揮中心。指揮中心積極與上級業務部門溝通,指導公司完善材料,最終公司如期完成相關事項辦理。歐陽運德切實感受到了“工業110”為企業解決問題的快速高效。
從政策咨詢到項目落地,從答疑解惑到跑腿代辦,在企業一線對接服務的專員共有12名,服務柳南區12個片區的工業企業。
“我們把服務市場主體、當好‘店小二’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點,全鏈條清廉護航。”柳南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
柳南區對“工業110”服務平臺日常運作實行全過程全鏈條監督,明確規范受理、限時辦理、滿意度測評等要求,以鐵紀鐵規劃出政商交往“親”“清”界限,護航企業良性發展。
為推進“工業110”服務平臺高效運行,柳南區紀委監委設立企業廉情工作站和重點企業廉情監測點,聘請15名特約企業廉情監督員,對10家重點企業開展嵌入式監督,將監督“探頭”對準營商環境第一線,“零距離”收集問題線索。
“你認為園區這個‘店小二’服務稱職嗎?”“政府服務企業方面還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柳南區委、區政府定期舉辦“當面問效優化環境”解決問題現場會,柳南區發展改革委、工信、住建、市場監管、自然資源等部門和企業負責人接受問政,推動職能部門不斷優化升級服務措施,對發現的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快查快處,對查證屬實的問題從嚴問責、公開曝光。
柳南區紀委監委推行“1個專班+11個鎮街道+2個紀檢監察組”監督模式,成立“工業110”服務監督專班,每季度制定監督清單,常態化開展監督。同時,立足“監督的再監督”,制定清廉企業紀律監督清單,嚴肅查處相關職能部門存在的“庸懶散浮拖”等影響營商環境發展的問題,進一步強化公職人員按清單辦事、依規矩用權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優質營商環境激發市場磁吸效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柳南區落地生根、茁壯成長。2024年,柳南區累計新簽項目34個,投資總額12.68億元。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
記者:賴雋群
通訊員:劉興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