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一次性了結,申請人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就此糾紛向被申請人主張其他權利……”家庭矛盾如何化解在萌芽狀態?婦女維權怎樣實現“一站式”服務?2024年7月,一份在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綜治中心開具的人民調解協議書給出了答案。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各級婦聯主動融入當地綜治中心平臺,依托其“一站式”治理優勢,建立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構建起“一個窗口受理、多個部門聯動”的維權新機制,糾紛化解率超過90%。
協同作戰
破解“小馬拉大車”困境
“當時差點鬧出人命,還好我們及時趕到了!”在談到一起因離婚產生的經濟糾紛案時,萬載縣綜治中心婦聯窗口的龍瑾心有余悸。當事人李女士情況復雜,與前夫長期協商卻無法達成共識,爭吵不斷,后來到萬載縣綜治中心尋求幫助。
萬載縣綜治中心婦聯窗口
因涉及婚姻家庭問題,龍瑾開始是一人“接單”,“調解幾次我發現案情復雜,靠一個部門無法解決”,于是他又向其他窗口的工作人員發起聯動協作,很快,一支由婦聯、公安、公益律師等部門組成的隊伍開始介入。
一天中午,萬載縣委政法委干部李冬平照常向當事人回訪,發現兩人矛盾再升級,“一邊摔手機,一邊鬧著要一起了結生命。”李東平當即調度相關人員前往現場,最后在婦聯、公安、律師、心理咨詢師等多部門的聯手調解下,兩人最終在人民調解協議書上簽下名字,和平分手。
過去婦聯調解婚姻家庭糾紛,有時會面臨小馬拉大車的困境。據宜春市婦聯權益部部長熊婧介紹,雖然12338熱線提供了維權渠道,但受限于職權,很多問題需要輾轉多個部門才能解決。
而這一困境正在迎來轉機。在萬載縣,改變尤為明顯,該縣綜治中心設立“大一窗”綜合受理崗,設立商事勞資、房地產物業、婚戀家庭、山林土地鄰里、涉法涉訴五個矛盾糾紛調解轉辦。縣婦聯作為常駐單位,專門設立婚戀家庭糾紛調解窗口,與公安、政法等部門實現常態化聯動。入駐以來,萬載縣婦聯共受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115件,化解108件,并為220余名當事人提供了心理疏導服務。
深度融合
精準處置糾紛風險點
婦聯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宜春市各級婦聯以常駐、隨駐、輪駐三種模式在當地綜治中心建立12338維權服務中心,形成糾紛排查、預警、調解、回訪閉環管理的工作格局。
在奉新縣綜治中心,根據矛盾風險等級建立起的預警機制正在為家庭平安保駕護航,并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心理疏導、就業幫扶等個性化服務,推動家庭關系修復。當地家庭矛盾糾紛化解率提高22.3%,群眾滿意度達90%以上。
而這一創新機制源于該縣婦聯與綜治中心的深度融合。2024年12月,奉新縣婦聯聯合政法、民政等部門共同推行7日內信息推送制度。民政局在離婚冷靜期排查糾紛線索,法院梳理起訴離婚案件矛盾糾紛,及時推送至婦聯跟蹤,精準識別潛在的婚姻家庭糾紛風險點并有效處置。截至目前,該縣綜治中心婦聯共受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112件,化解107件;開展普法宣傳8場,覆蓋群眾1120余人次。
服務升級
從“被找上門”到提前化解
“你是否在這天報了警?現在什么情況?需要我們幫忙調解嗎?”龍瑾的日常三連問背后,是婦聯與多部門實現數據共享,將“被找上門”變為“主動上門”的生動實踐。
每周,萬載縣綜治中心公安窗口會將近期涉婚姻家庭糾紛的非警務類警情同步至婦聯窗口工作人員,由萬載縣婦聯逐一回訪排查,對于較為復雜、當場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工作人員也會制定后續處理方案,聯動多部門“會診”處理,將有關情況上傳至ODR系統(宜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跨部門協同平臺),實現維權案件的線上流轉、全程留痕,同時明確時限,確保問題不拖延。
“從數據上分析,婚姻糾紛是民轉刑的高發類型”,萬載縣法學會常務副會長黃小青介紹,糾紛排查調解工作走在前能有效預防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樟樹市綜治中心婦聯窗口
宜春市各地婦聯入駐綜治中心以來,受理婚姻家庭糾紛652件,化解602件,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391場,覆蓋婦女群眾26000余人,為310余名婦女群眾提供心理咨詢服務,90%以上的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來源/江西女性
編輯/廖蕓卿
審簽/明芳
監制/喬虹
點贊,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