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石老師,
您覺得《六道圖》最大的看點是什么?
「答」
你們就看我75歲了,
在臺上一招一式的演就可以了。
江蘇文藝名家晉京——羅周編劇作品展演
江蘇藝術基金2024年度資助項目
小劇場昆劇《六道圖》
/ 演出時間 /
2025年4月13日 19:30
/ 演出地點 /
北京·梅蘭芳大劇院
/ 領銜主演 /
石小梅飾吳道子
李政成飾盧罌公
/ 參與演出 /
錢振榮、施夏明、周鑫、李曉旭
/ 掃碼購票 /
關于六道圖
石小梅老師這樣說——
石小梅 飾 吳道子;李政成 飾 盧罌公
「緣起」
我身邊一直不缺好編劇。和張弘合作的《桃花扇》《白羅衫》和精華版《牡丹亭》都已經成為省昆傳承有序的保留劇目了。2016年開始,我和羅周相繼合作了《二胥記·哭秦》《春江花月夜·乘月》之后,我就有個想法,跟羅周應該也合作一個三部曲。因為心里有這個種子,《六道圖》這個劇目被提出來的時候,我便愉快地答應了。
石小梅 飾 吳道子
「磨合」
《六道圖》的最初方案其實不是現在大家看到的樣貌,最初的想法是和李鴻良合作,他飾演吳道子,我飾演皇甫軫。
在磨合劇本的過程中,我越發激起了對吳道子這個角色的創作欲望,在編劇初期的描述中,這個角色精才絕艷,自負才高,在遇到才思枯竭的時候內心逐漸黑化,聽起來是一種非常過癮的情緒,是我從沒有接觸過的,也激起了我的興趣,于是我提出想演吳道子。
這樣就進一步帶出了對手是什么行當、由誰來出演的問題。這時編劇羅周提出特邀揚劇名家李政成來唱昆曲老生,我欣然應允。
李政成 飾 盧罌公
「停滯」
到開始實際創作的時候,我遇到了巨大的困難,比較正常的是背唱、背臺詞,這對我這個年紀來說壓力很大,總是背不下來。更大的困難是,接到最后的劇本后,根據劇本提供的文本,我很長時間無法捋順這個人物的內心,我捋不順、說服不了自己,我自己不能認同我就創作不出來。
這期間,我經歷了強烈的思想斗爭,要不要放棄(因為編劇怕我有壓力,一直說要是覺得太累可以不排的,而且一開始這個戲就安排了B檔),還是說答應的事情咬牙也要做完。
就在很長一段時間反復糾結的過程里,我忽然感受到一個藝術創作者的“難”,他畫不出,我創作不出,內心一樣煎熬。我共情了吳道子的煎熬,于是,這個戲我找到了人物的支點,我覺得可以排下去了。
石小梅 飾 吳道子;李政成 飾 盧罌公
「完成」
在最后的創作階段,我學生周鑫幫了大忙,他一人身兼數職,在南京和我對臺詞,又陪我到揚州一起排戲;在揚州,李政成一遍一遍陪我過戲。整個創作期間,訂譜和音樂設計遲凌云一直都跟我們一起,第一時間解決音樂上的問題……
隨著戲的熟練,我對自己的嗓子、中氣、唱念力度這些的顧慮沒有了,再加上彩排看扮相也還說得過去,心就定了。有這么多人的幫助,一個小劇場也就完成了。
「演出」
《六道圖》的演出很有趣。《六道圖》是一部有關吳道子和盧罌公「師徒」的戲,我的學生們都在劇中以吟誦、伴唱、檢場等各種方式陪我一起完成這場演出。
吟誦:錢振榮;伴唱、檢場:施夏明、周鑫;檢場:李曉旭
歡迎你們來看。
劇情簡介:開元六年,吳道子于長安慈恩寺畫《六道圖》。風云逼人,鬼神脫壁,固非人間物。詔令《金剛經》遮之,毋以示眾。
<主創團隊>
編劇:羅周|導演:石小梅|副導演:周鑫|唱腔、音樂設計:遲凌云|服裝設計:徐瑛|燈光設計:王權|鑼鼓設計:卓荃顥|字幕翻譯:張芝語
<出品信息>
出品單位:揚州市揚劇研究所、江蘇省戲劇文學創作院|聯合創作:江蘇易森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策劃:羅周|總監制:楊潤森|藝術總監:李政成|總統籌:張卓南 熊傳奇 顧道軍|策劃:徐芳 袁纓|統籌:湯玉祥 莫晨輝 曹文龍|演出監督:奚木祥|制作執行:覃天添、華春蘭、俞思含、王靜怡、王潔、周宇
/ 演出時間 /
2025年4月13日 19:30
/ 演出地點 /
北京·梅蘭芳大劇院
/ 領銜主演 /
石小梅飾吳道子
李政成飾盧罌公
/ 參與演出 /
錢振榮、施夏明、周鑫、李曉旭
/演出票價/
50/80/120/180/280元
/優惠政策/
雙人套票
200元(120*2)
300元(180*2)
500元(280*2)
憑學生證、老年證現場購票享5折優惠
(座位區域:1層兩側10/11排)
數量有限,售完即止(一證一票)
/ 掃碼購票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