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三月十三日,民間傳說是“神農誕”,神農誕也就是神農的生日,人們都聽說過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為了紀念神農為百姓的付出,各地都有不一樣的講究和習俗。農歷三月十三還是昆明傳統的米線節,也叫“豆糠節”。明天農歷三月十三,記住“吃三樣,做一事,忌一事”習俗,平安健康人幸福!
一、吃三樣
農歷三月十三是神農誕,古有神農嘗草藥,今有峰兒廚房吃野菜,春天正是野菜生發大好時期,有些野菜既是鮮嫩食材,也是中藥中常見的一味,也就是說具有食藥兩種功效。白蒿是野菜的一種,白蒿學名陰陳,也是先上市的野菜,白蒿是很好的蔬菜,也是非常有效的中藥材,是很不錯的一種藥食兩用的野菜。俗話說: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白蒿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季節的推進,藥用價值也會慢慢消失,所以農歷三月是吃白蒿最好的季節,有養肝殺菌的好處,一定不要錯過。可以做成蒸白蒿、肉餡包子、菜卷子、餃子等多種美食。白蒿曬干后和紅棗一起煎水喝,可以去黃疸,對肝臟有好處,記得小時候,老媽到了春天,就會去挖一些白蒿來煮水給我們喝,放上紅糖,味道微甜,還挺愛喝的。
1、白蒿烙餅
今天推薦一款白蒿烙餅,白蒿做成簡簡單單的雞蛋餅,再沾上番茄醬味道杠杠的,快來試試吧。
材料:白蒿1小把,面粉2勺,雞蛋1個,鹽2克,花生油,番茄醬。
做法:1、白蒿摘洗干凈,切成碎的小段。2、把白蒿放到碗里,加入兩勺面粉,一個雞蛋,鹽,攪拌均勻。3、電餅鐺里放入花生油預熱2分鐘,把白蒿面糊倒入,用鏟子攤勻,兩分鐘后翻過來稍烙,一定不要時間過長導致餅太干。4、放到菜板上切塊,擺盤,放上番茄醬,即可食用。
2、白蒿卷子
很多人會說,野菜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吃,其實野菜和蔬菜是一樣的,不管是做餡,蒸,炒,涼拌等等都是很不錯的吃法,今天和大家分享用白蒿做餡的面食,比包子餃子都好吃,是我家餐桌上的寵兒,喜歡就一起品嘗春天的味道吧。
食材:面粉,白蒿,粉條,蔥末,姜末,雞蛋,鹽少許,蠔油少許,花生油少許。
做法:1、把白蒿摘去雜葉,清洗干凈,放到開水中汆燙后撈出放到冷水中,用手捏去多余的水分,放到案板上剁成餡。2、把粉條泡軟剁碎,加入蠔油拌勻,雞蛋放到花生油中炒成雞蛋碎,然后把粉條中放入雞蛋碎,蔥末,姜末,鹽,花生油拌勻,再把剁好的白蒿放入充分拌勻,餡料就做好了。3、把面粉加水和成面團,靜置一會兒揉勻揉光,用搟面杖搟成薄薄的面皮,搟制的面皮越薄蒸出的菜卷越好吃,要想這菜卷好吃面皮不要太厚。4、把餡料均勻地鋪在面皮上,用手均勻卷起來,從中間切開。5、把卷好的菜卷放到篦子上,大火蒸大約25分鐘,熟透直接出鍋,切塊。6、裝盤上桌,這樣做,卷卷蒸蒸就上桌,比餃子簡單比包子好吃,皮薄餡大超好吃。
3、蒸白蒿
白蒿的吃法很多,最經典、最簡單的吃法就是蒸的方法,不但可以保留白蒿中的營養,還很簡單兩步就搞定,是這個季節我家餐桌上常吃的一種野菜。
材料:白蒿適量,面粉少許,玉米面少許,鹽少許,大蒜、生抽、醋、鹽
做法:1、白蒿選擇鮮嫩的來買或者自己采挖,回家摘洗干凈,把白蒿放到盆里,加入少許白面和玉米面,加少許鹽調味。2、用手充分拌勻,使每一片葉子上都均勻沾滿面粉和玉米粉,不需要放水,用葉片上沾的水就可以了,再額外加水會很黏。3、把拌好的白蒿放入籠屜中,鍋里放水燒開,把籠屜放上,大火蒸大約10分鐘,白蒿充分熟透,出鍋即可。4、白蒿直接裝盤上桌,挺拓不黏。配上蘸料就可以開吃了。5、蘸料是用大蒜砸成蒜泥,加入生抽,醋,香油攪拌而成。當然蘸料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便調一個喜歡的料汁蘸食,味道超級棒。
二、做一事:祭拜神農帝
農歷三月十三日是“神農誕”,按照老傳統,不要忘記祭拜神農氏,祈盼在新的一年里農業大豐收,身體更健康!
三、忌一事:忌亂吃野菜
農歷三月十三是神農誕,雖然古有神農辨藥嘗百草的故事,是著名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但是現實中有些野草確實是有毒的,如果不認識隨便亂吃,會造成食物中毒,一定要選擇認識的,經過多年證實可食用的野菜,有些人也不適合多吃野菜,避免影響身體健康。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