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組“探路者”,獨立完成每一段路線任務,最終拼合出完整的200公里鯤鵬徑軌跡。
20組“探路者”,獨立完成每一段路線任務,最終拼合出完整的200公里鯤鵬徑軌跡。
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姚卓文) 日前,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南校區初一年級近千名師生踏上鯤鵬徑,在這場跨越城市與自然的“山海課堂”中,學子們以接力的形式完成200公里徒步挑戰,用腳步丈量世界,用實踐探索真知。
作為市教育局“每周半天計劃”試點學校,深高南創新性地將兩個下午的課程整合為一天,推出全國首個“山海課堂”,將課堂搬至山海之間。活動依托鯤鵬徑20段特色線路展開,深高南初一年級18個班級分為20個組,化身“探路者”,每組獨立完成一段路線任務,最終拼合出完整的200公里軌跡。從鳳凰山的云霧繚繞到七娘山的壯麗山色,從西麗綠道的緩坡到紅花嶺的陡升,學子們在自然中學習跨學科知識,在行走中錘煉意志力。
“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我們發現鯤鵬徑不僅是一條徒步路線,更是一門綜合性實踐課程。”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副校長李代曉介紹,課程內容涵蓋生物多樣性觀察、地理測繪、城市建設等學科融合任務,同時融入環境保護、急救技能訓練與團隊協作挑戰。希望學生通過真實場景的實踐,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讓山海成為成長的第二課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
活動中,學生們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用登山杖制作簡易擔架、用繩結編織安全網、用“RICE原則”處理崴腳……有學生坦言,走到一半時腿腳酸疼,但同學的鼓勵讓他堅持到底。也有學生感慨道,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山海間的經歷讓書本知識更深刻。
徒步過程中,班主任和年級管理團隊全程隨行,既是安全護航者,也是精神引領者,用行動詮釋“行勝于言”的教育理念。活動不僅鍛煉學生,更架起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橋梁。多位家長作為隨行志愿者參與其中,與孩子共踏青山。“孩子的堅持讓我驚喜,親子關系在攜手攀登中愈發緊密。”家長王女士說。家長張先生則表示,通過這次鯤鵬徑徒步活動,孩子們不僅收獲了知識和技能,更收獲了成長和感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在自然中成長。
(深圳高級中學(集團)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