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啟航】
晨光微曦,文翁社區的樓宇間已躍動著志愿者的身影,他們身著印有“文翁志愿者”徽標的鮮艷馬甲,與青羊區同雅社會組織攜手,共同啟動了“文翁溫暖行·十分鐘關愛”項目。這一項目正以更加溫馨的姿態,悄然融入社區的日常生活,為社區老人送去溫暖與關懷。
【專業深耕】
“周爺爺,氣色真好,又來和您聊聊天了。”彭阿姨親切的話語中透露出對老人的關心。她翻開精心準備的《為老服務手冊》,新增的心理評估欄如同一抹新綠,為服務增添了幾分細膩與周到。經過一年的精心打磨,“望、聞、問、記”四步法已成為志愿者們的行動指南,他們細心觀察、耐心傾聽、貼心詢問、用心記錄,確保每位老人的需求都能得到精準滿足。吳阿姨手中的登記表上,黃藍標簽錯落有致,精準標記著每位老人的個性化需求,展現了志愿者們的專業與用心。
【冬至溫情】
冬至時節,活動室內餃子香氣四溢,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幅溫馨的畫面。他們將生餃子分裝入盒,每戶20顆附上便簽:“水沸煮8分鐘。”這份心意被彭阿姨送到94歲獨居的周奶奶手中時,老人滿是感激:“你們考慮得太周全了,連煮餃子的時間都寫得清清楚楚。”這份溫情不僅溫暖了老人的胃,更溫暖了她的心。
【時光印記】
檔案架上,沉甸甸的資料盒見證了志愿者們七百多個日夜的堅守與付出。最新記錄頁上,唐阿姨用音符符號巧妙標注“陪2棟老人聆聽川劇時光”,蔣姨則在“陽臺改造計劃”后勾勒出一個充滿溫度的笑臉。這些記錄不僅承載了志愿者們的辛勤付出,更見證了社區老人生活質量的提升與蛻變。從泛黃的2023年臺賬到簇新的2024年記錄,字跡從青澀走向篤定,默默訴說著兩年來的成長與收獲。
【新篇待續】
暮色降臨,檔案室內靜謐而莊嚴,徐姨輕輕合上本年度最后一份記錄冊,仿佛為這一年的付出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窗臺上,綠蘿的新蔓輕拂著標有“2025”的空白檔案盒,仿佛在預示著新的開始。而那些穿梭在樓宇間的深藍身影,正繼續書寫著“文翁溫暖行·每天十分是愛的守護”的永恒篇章。他們將溫情與關愛傳遞給社區的每一位老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美好愿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