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刨除天才,其實學習好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基本相似,而差學生的學習習慣也基本相同。
江蘇一位爸爸模仿一年級兒子寫作業的視頻火爆全網。這位"戲精"爸爸把兒子寫作業時的各種"騷操作"演繹得淋漓盡致,讓無數家長看得直拍大腿:"這不就是我家熊孩子嗎!"
只見這個家長時而蜷縮在兒童椅上,時而打開書,卻用手里還著鉛筆在樹葉上隨便做著涂鴉,一個字都沒寫。時而頭上扣著個小板凳,結果馬上就摘下來不再做怪相。卻把外套套在了頭上,眼睛在衣服后面看書……
然后就開始玩椅子,旋轉,前后拉,撞墻……
總之各種玩,就是不寫作業。還模仿孩子的口吻說::"老師說這道題選做,你憑啥逼我寫?隔壁班小明天天打王者,作業本都當草稿紙!"然后梗著脖子,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
看完視頻后,評論區瞬間變成大型認親現場,家長們紛紛曬出自家同款:
北京的一個家長說:"我家娃寫作業像在練瑜伽,十分鐘換八個姿勢。"
還有家長說:除了好好寫作業,干啥都專業。
不過也有家長表示:我閨女也是,干啥啥不行!一個特長的苗頭都沒有,連吃飯都不行!我問她,你什么行!人家回答,我吵架行!想了一下,是真的行!
其實筆者以為:學習習慣的養成都類似。如果孩子從內心上不想學習,對學習沒興趣,結果就是像小貓釣魚一樣東拉西扯,除了寫作業,啥都能干。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除了那些天才的學生之外,那些名列前茅的孩子也有類似的情況,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這些高分學生基本上就是回家第一件事就寫作業,寫完作業再去該玩玩該鬧鬧。而大多數這樣孩子的家長不僅僅不嚴苛的管孩子的學習,反而在一定程度放任孩子玩耍。學就是學,玩就是玩。否則就是學不好也玩不好!
說到底,還是家長要想盡辦法讓孩子養成屬于自己的學習習慣,譬如孩子還小,喜歡玩,就可以跟孩子做“等價”交換,譬如寫完一張卷子,寫完一門作業(不出錯的情況下)可以玩10分鐘,累計1-2個小時……當孩子習慣了,那這個學習習慣也就基本養成了。您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