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顧 摘要:2025 年 4 月 2 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34%“對等關稅”。科學儀器高端產品主要依賴美國進口,本次“對等關稅”對于國產廠商采購高端科學儀器成本再次提升,國內科學儀器廠商性價比持續凸現,有望加速國產品牌加速自主可控。
1.科學儀器行業概述
科學儀器被稱為科學家的“眼睛”和高端制造業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在很大程度上能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科研和工業發展水平。科學儀器設備一般常分為通用型和專用型。科學儀器屬于廣義的科學服務行業范疇,其中實驗分析儀器是科學儀器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分析儀器中又以質譜、色譜、光譜三大產品為主,是各行業科學研究、分析測試的得力工具,對產業發展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
2.科學儀器產業鏈
科學儀器產業鏈是一個涵蓋多個環節的復雜系統,主要包括原材料/設備零部件供應、設備制造、銷售與服務、以及最終的應用領域。科學儀器可劃分為生命科學實驗儀器、表面科學儀器、通用分析儀器、實驗室設備等。上游主要是各類原材料供應商,海外企業占據主導地位;中游主要是科學儀器設備、試劑耗材、技術服務提供商,技術壁壘高筑,國產化率低;下游應用涉及新型材料研究、新能源、生命科學、醫療健康、航天和海洋探測、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領域。
3.全球科學儀器市場規模有望穩健增長
2023 年全球實驗分析儀器市場約 771 億美元,中國市場占比約 12%。根據 SDI、大禾智庫等,2018-2023 年全球實驗分析儀器市場規模約由 609 億美元增長至 771 億美元,2022年約 735 億美元,占同年全球科學儀器市場約 22%;全球實驗分析儀器細分品類看,2022年,實驗分析儀器中質譜儀占比最高,占比 15%,儀器零配件占比 15%、色譜儀占比 10%、氣體或延誤分析儀器占比 9%、光譜儀占比 7%。
從全球實驗分析儀器市場區域分布看,2022年,北美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實驗分析儀器市場,占比達 37%,歐洲市場排名第二,占比為27.1%,中國市場排名第三,占比為 11.7%,對應 2022 年中國實驗分析儀器市場約 86 億美元(約 620 億元)。根據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2016-2023 年我國實驗分析儀器行業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由 295 億元增加至 380 億元,2023 年國內企業實驗分析儀器營收規模僅占比球約 6.8%,國內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4.重大、高端科學儀器的國產化率極低,國產替代仍為國產企業中長期發展主旋律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儀器信息網,以金額占比為統計口徑,質譜儀、色譜儀、光譜儀產品的進口率分別為 83.0%(2023 年)、83.0%(2022 年)和 75.0%(2022 年)。大部分高端儀器的國產滲透率不足 1.5%。2016 至 2019 年間,采購的 200 萬元以上的科學儀器中,質譜儀、X 射線類儀器、光學色譜儀、光學顯微鏡等的國產設備比例不足 1.50%,其中,3 年間,沒有采購一臺高端國產光學顯微鏡。天文領域設備的國產化率最高,但也僅有 22%。根據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我國大型科學儀器的進口率整體超過 70%,其中分析儀器更是高達 84%。在分析儀器中,質譜儀器的進口率達 90%,在各類科學儀器中屬于國產化程度最低的一類。
中央持續強調“大規模設備更新”、科學儀器自主可控并推動相關方案實施,有望為科學儀器行業帶來長期機遇。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3 月 13 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4 月 10 日,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強調:更新升級試驗檢測設備,重點推動設計驗證環節更新模型制造設備、實驗分析儀器等先進設備;12 月 5 日,財政部印發《關于政府采購領域本國產品標準及實施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強調,擬在政府采購活動中,給予本國產品相對于非本國產品 20%的價格評審優惠;科學儀器自主可控邏輯進一步強化。中央持續強調“大規模設備更新”、科學儀器國產替代等并推動相關方案落地,有望為科學儀器行業帶來長期發展機遇。且 12 月 2 日,美國商務部更新“實體清單”,限制國內企業購買美國生產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在美國進一步約束背景下,安捷倫等美國品牌或將不能直接銷售給國內終端客戶,或將倒逼質譜儀等高端儀器自主可控提速。
5.科學儀器行業投資邏輯與個股梳理
2025 年 4 月 2 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34%“對等關稅”。科學儀器高端產品主要依賴美國進口,本次“對等關稅”對于國產廠商采購高端科學儀器成本再次提升,國內科學儀器廠商性價比持續凸現,有望加速國產品牌加速自主可控。
相關上市公司:
①質譜儀領域建議關注:聚光科技、禾信儀器,
②光譜儀領域建議關注:必創科技,
③色譜領域建議關注:海能技術,
④其他分析儀器領域建議關注:萊伯泰科等。
參考資料來源:
1.2025-4-4國金證券——看好工程機械、工業母機、科學儀器和外骨骼機器人
2.2025-3-5國信證券——國產科學儀器龍頭經營拐點顯現,設備更新+國產替代助力發展
3.2024-12-22西南證券——科學儀器領軍企業,引領半導體ICP-MS 國產替代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