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一家賣掛面的公司,為了上市竟然做出這么多離譜的事!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對想念食品開出"五年IPO禁令"的重磅罰單,直接斷了這家企業短期內上市的念想。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要從監管部門的一次現場檢查說起。當檢查人員來到想念食品時,發現這家公司的操作簡直讓人目瞪口呆:他們不僅提前刪除了小麥收儲系統的關鍵數據,還人為銷毀物流臺賬記錄,甚至把工作電腦都清理得干干凈凈。更過分的是,面對詢問時態度消極,明擺著就是在阻撓檢查。
這還沒完。檢查發現,想念食品在招股書里說的和實際情況完全對不上。公司聲稱已經規范了20家"特殊關系經銷商",結果發現其中15家根本沒整改,員工還在幫經銷商做賬、交社保。更夸張的是,還有3家類似的經銷商壓根就沒披露。這些"特殊經銷商"的銷售額占了公司總收入的一半以上,這么大的事都敢隱瞞。
財務方面的問題就更嚴重了。公司給小麥供應商打預付款,結果錢轉了一圈又回到了經銷商手里。更離譜的是,超過三分之一的小麥采購連最基本的過磅單都找不到。這種財務混亂程度,簡直是把監管當傻子。
面對這些問題,想念食品還想狡辯,說什么"數據刪除是定期清理""信息變更滯后"之類的借口,全都被上交所直接駁回。最終,公司被禁止5年內申報上市,董事長和財務總監也被公開譴責,5年內不得擔任高管。
要知道,這種"五年禁入"的頂格處罰在資本市場非常罕見。上一次吃到這種罰單的,還是去年6月因財務造假被罰的思爾芯公司。專家指出,想念食品這一系列操作暴露出公司內部管理存在嚴重缺陷,法治觀念淡薄,誠信缺失,財務混亂。
其實這已經不是想念食品第一次上市失敗了。2020年和2022年,公司曾兩次嘗試IPO,都因為各種問題主動撤回申請。特別是2023年回復上交所問詢時,還信誓旦旦地說"經銷商與公司不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往來",結果現在被查出完全相反的事實,簡直是自打嘴巴。
更讓人擔憂的是,作為一家食品企業,連最基本的財務數據都敢造假,那食品安全又怎么能讓人放心?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想念食品要擔心的已經不是能不能上市,而是如何解決企業管理上的根本性問題。畢竟,一個連監管部門都敢糊弄的企業,消費者又怎么能相信它的產品呢?
來源 | 315誠搜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