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石夫《祖國萬歲》
240cmX200cm 2021年
現在藝術的時尚是創新,豈不知這一個新字害了多少青年藝徒。蘇東坡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法度”是什么?是藝術規律,藝術既然有規律就不能胡為,否則要規律干什么?“妙理”是藝術家對表現對象或自身主題精神的透徹理解,那種為創新而創新的藝術實在就是胡為了。我學畫學了三十年,兒時就愛齊白石,后來一點點走上正路,學了工筆,由宋元至明清,由黃筌趙昌、林良呂紀到八大山人,陳白陽、八怪石濤,至吳昌碩,再看齊白石,才對齊白石有了一些實際的理解。潘天壽、李苦禪都是當代的大畫家,這些前輩老先生,無不是在研究古人的基礎上成就了自己畫風,那些初入藝壇就想獨立門戶者,除了無知,還有什么呢?無異于癡人說夢。
郭石夫《竹石圖》
古人講取法乎上僅得其中,然而對于“上法”也有一個逐步的認識過程,因此要多讀書。每看大藝術家的戲總是感到余味無窮,究其道理,凡大藝術家大手筆的藝人,無不是在完神的基礎上運用技巧,故總能得心應手;而小演員小藝人則是一味地賣弄技巧,看后令人生厭,凡藝術同一理也。
書、畫,極則是內美,非外象也,故知畫者難矣。中國畫之易學而難懂的道理也正在于此。
郭石夫《富貴圖》
私人收藏
寫意藝術非易事也,無一定功力,無一定的藝術修養而妄談寫意者,不知害了多少人。“似與不似之間”、“不似之似”之說近乎玄妙,近乎“道”,不能胡用。有一些畫得很差的畫,冠之曰“似與不似之間”、“不似之似”豈非誤人誤己?又有一些本來就畫得很糟的人就是在這“似與不似”上大做文章,最后被一些“理論家”們捧上了天,真不知如何對先賢和子孫。
郭石夫《藤蘿》水墨設色
58cmX178cm 2019年
文/郭石夫,來源:茹昱齋)
藝術家簡介
郭石夫,1945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天津。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文法部藝術創作院博士生導師,榮寶齋畫院訪問學者班、高研班導師,書畫頻道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藝術顧問。
郭石夫先生以大寫意花鳥畫享譽畫壇,并兼擅山水、書法、篆刻、詩詞及西洋繪畫等,于戲曲上造詣尤深。其花鳥畫博綜集粹、淵源廣大。畫風沉雄樸厚、古雅剛正,磅礴而不染獷悍之習,灑脫而內具堅貞之質。凡一花片葉、寸草拳石,莫不深合理法,備極情態,實為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領域樹立一代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