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四月多了,很多人已經穿上了短袖,天一熱人就容易沒食欲,這時候涼皮兒就成了大家的心頭好。
然而在2023年7月,有兩名河南女子吃涼皮卻吃中毒了,最終造成了一去世一住院。吃涼皮本該是一件清爽舒心的事情,怎么還會讓人吃去世呢?專家提醒,這樣的涼皮千萬不能吃!
吃涼皮也能致命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了,春天已經接近尾聲,夏季正在加速到來,很多人已經開始吃上夏天的美食了。
要說夏季美食看哪里,陜西美食簡直強的可怕,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涼皮、米皮、搟面皮,這些適合涼調的美味,早就火遍了大江南北,每年夏天都會征服各省居民的胃。
涼皮看似簡單,其實里面全是細節,米皮得用陳米磨漿蒸透,嚼起來才帶點糯勁兒又不失爽滑,最絕的是那勺紅油辣子,油亮亮地裹著芝麻,香迷糊了。
蒜水、香醋往碗里一澆,攪開之后酸香直竄天靈蓋,混著黃瓜絲的脆、面筋,每根涼皮都掛滿料汁,爽得讓人忍不住想大叫“再來一碗”!
夏天一到,涼皮攤子就成了街頭的C位,許多人下班不知道吃啥都會自動走到攤子上點一碗涼皮,然而,即便是涼皮這種大眾化的美食,吃不對了也要遭罪。
2023年7月份,一位河南女孩和自己的舅媽在市場的涼皮攤子上買了兩份涼皮,倆人吃涼皮的時候感覺味道似乎有些不對,但是當時并沒有多想,吃完就走了。
然而當天晚上,女孩舅媽的身體就出現了異常的癥狀,非常不舒服,家里人見狀趕緊把她送到了當地的人民醫院。
事態非常嚴重,甚至當地的人民醫院都治不好她舅媽,要轉院送到鄭大一附院,禍不單行,在轉院的時候,女孩也出現了癥狀被送進了搶救室。
盡管醫生奮力搶救,但是女孩的舅媽實在是中毒太重,沒有搶救回來,而女孩也是萬幸才沒有出大事,醫院給出的檢測結果是米酵菌酸中毒。
為什么女孩和她舅媽會同時米酵菌酸中毒呢?在相關部門的調查下,最終確定了“罪魁禍首”就是之前她們吃過的涼皮!
可是誰家到夏天不吃幾碗涼皮啊,不少人都是從小吃到大,怎么可能把人吃去世呢?涉事涼皮里的這個米酵菌酸又是什么東西?
涼皮中的“殺手”細菌
米酵菌酸聽起來好像能吃,但實際上卻是一種致命毒素,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很容易碰見它,發酵米面制品或變質食物中都有。
它最愛藏在潮濕、高溫的環境里,比如泡發過久的木耳、自制的糯米糍、河粉等食物里面,這種毒素無色無味,混在食物里根本嘗不出來,但是無色無味完全不影響它的威力。
一旦誤食米酵菌酸導致中毒,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引發肝腎衰竭甚至去世,2020年黑龍江酸湯子中毒事件,造成9人去世的元兇就是它,堪稱食物中的“隱形殺手”。
有人就說了,這個米酵菌酸既然那么常見,那是不是要吃很多才會中毒???實際上卻恰恰相反,這種毒素強得可怕,只需1毫克就能讓人去世。
平時很多人常用的消毒手段就是高溫,對于有些節省的人,食物只要沒有明顯變質就想熱熱繼續吃,但是米酵菌酸最可怕的是耐高溫,煮半小時可能都殺不死它。
夏天食物容易變質,一碗隔夜的涼皮、一盤泡發兩天的木耳,都可能成為它的培養皿,你雖然看不見它,但它卻可能已經繁殖了好幾代了。
只要你敢吃,后果不堪設想,米酵菌酸中毒后最快半小時發作,頭暈、惡心、抽搐說來就來,送醫不及時死亡率超40%。
全球每年都有許多人因米酵菌酸中毒,東南亞吃椰子發酵餅、東北做臭碴子都栽過跟頭,國內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專門提醒:散裝濕米粉要冷藏且當天售賣,餐館泡發木耳必須貼時間標簽。
消費者在吃東西的時候也要留意有沒有變質情況,有怪味最好不吃,然而還是有人不聽勸,2024年3月,臺北餐廳寶林茶室的粿條就有4個人吃去世了。
2024年8月14日,河南鄭州又有一名女子在路邊攤吃涼皮吃出了事兒,吃完大喊大叫像是喝醉了一樣,被送進ICU之后才發現是米酵菌酸中毒,凝血功能已經混亂,肝功能也衰竭了。
如何預防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中毒這么嚴重,難道就沒有辦法治嗎?事實上,這種毒素目前醫學上還真沒有特效解藥,只能靠洗胃、透析硬扛,所以預防才是保命關鍵。
鄭州大學二附院的副主任醫師表示,米酵菌酸在很多食物中都可能出現,發黏的食物不要再吃了!
涼皮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愛吃的還能繼續吃,但一定要注意買現成的腸粉、涼皮要挑正規店鋪,開封后三小時內吃完就沒事。
此外,普通人在生活中想防住米酵菌酸,還要記住“三不原則”:不囤積濕米粉、不泡發干貨超4小時、不吃有酸臭味的發酵食物。
自家做醪糟、米糕等食物時,鍋碗瓢盆一定要沸水殺菌,發酵別超兩天,“勤做少囤、現吃現做”,就能有效避開米酵菌酸這個“殺手”。
美食千萬種,安全第一條,哪怕食物看著沒壞,只要存放超24小時,寧可扔了也別心疼,畢竟命比飯貴!
對此,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