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碼最喜歡仁太了 是想當仁太媳婦的那種喜歡喲”
又是一個炎熱的夏季,蟬鳴鋪滿天幕。
在陽光最烈、汗水最不值錢的年紀,我們曾經以為友情就是永遠,曾經以為有些人只要閉上眼就會出現在你身邊。可后來我們都長大了,長大到連一個名字都不敢輕易提起,生怕提起的那一刻,心里那個最柔軟的地方又會碎一次。
那是一個關于“幽靈”的故事,但更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未聞花名》播出已經十幾年了,可那句“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至今仍讓人心頭一緊。
“請你長大,但別忘了我”
面碼沒有長大,她永遠停留在了那年夏天。白裙子、素顏、眼神干凈得不像凡人,她是他們心里永遠的少女,是他們“長大”這件事中無法逃避的愧疚與悔恨。
小時候,我們都希望快點長大。
但真正走過青春之后才明白——成長的代價,往往是你必須放棄某個人、某段時光,甚至是當年的自己。
面碼是幽靈,是幻覺,是思念具象化的存在。可對于觀眾來說,她像極了那個我們內心最想回去卻再也到達不了的“夏天”。
那個夏天之后,我們再也沒能坐在一起聊游戲、吹牛皮、吵架再和好。那個夏天之后,有人轉學、有人搬家、有人失聯……大家都變成了“成長”這個大人游戲里,強顏歡笑的贏家。
“Super Peace Busters 永不解散!”可后來我們真的就散了
動畫中的六人小團體,有個中二的名字:“超和平Busters”。他們曾以為能一起對抗這個世界的所有煩惱,結果一個人走了,剩下的五個卻各自抱著傷痛活成了陌生人。
有人變得叛逆、有人變得沉默、有人變得太懂事。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緬懷著那段過去,又拼命偽裝著“我已經沒事了”。可是你我都知道——那些沒說出口的話,才最痛。
現實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都曾有過屬于自己的“超和平Busters”——也許是小學最鐵的玩伴,也許是初中偷偷寫信的暗戀對象,也許只是某個一塊跳皮筋的鄰居女孩。但你現在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還能記得你們最后一次見面,說的是“再見”還是“明天見”?
成長不是放下,而是學會帶著遺憾往前走
《未聞花名》的最后一集,大家終于看到面碼,終于一起說出“對不起”和“謝謝你”,終于放下了那份一直壓在心頭的愧疚。
有人說,這是面碼的離去,也是他們真正開始長大的開始。
可你知道嗎?動畫的結束,也是我們觀眾的告別。
從第一次看《未聞花名》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幾年。
有些人結婚生子、有些人在異國他鄉打拼,有些人一邊加班一邊懷念,那年暑假追番時的傍晚。
成長沒有配音,也沒有BGM,甚至沒有“淚點預警”的字幕提醒。
它只是在某天,你忽然想起一個名字,卻再也不敢點開聊天框。
“又到了炎熱的夏天,而我們還記得那個她”
這個夏天,你還記得面碼嗎?
你還記得曾經那個天真地相信“友情不會散”、“死去的人會變成星星”的自己嗎?
也許我們早已看慣了社會的現實、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妥協。可請你在某個深夜打開《未聞花名》,重新看到面碼那張笑臉時,別把眼淚咽回去。
不是因為動畫煽情,而是我們都明白:我們也曾是那群孩子。
現在的我們,依然背著那些沒說出口的想念,在長大的路上,一個人走。
但沒關系。
就像他們最終學會了放下,我們也終將學會,和過去和解。
那天,我們仍未知道,那朵花的名字。
但我們知道——那個夏天,永遠不會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