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2025年3月25日,湖北鄂州證人張先生和嚴先生同時收到帶有海南省瓊海市公安局公章的空白刑事拘留證彩信,要求其立即到海南接受訊問。作為案件證人不僅被當作嫌疑人對待,收到的通知書竟然是沒有姓名、罪名和時間的“三無”文書。法律專家紛紛指出是濫用職權,可當事警察卻振振有詞地解釋“為了表明身份”,相關部門至今也沒有給出正面答復。當法律文書變成填字游戲,是程序錯誤還是權力越位?
■ 核心事件回溯
-3月25日:晝夜驚變
鄂州市民張先生接到海南打來的“熱心”電話,沒想到卻遭遇了一生中最不可思議的“奇遇”。自稱海南省公安廳民警的洪警官,用彩信郵寄給他一份蓋有紅色公章的空白《刑事拘留證》,沒有填寫任何個人信息,要求他48小時內必須在???。幾乎與此同時,他的證人嚴先生也收到了一模一樣的“白條”。
-3月26-27日:千里奔波
兩人頂著“可能被拘留”的壓力前往海南省公安廳接受訊問。在返鄂前的行程中,神秘的“填字游戲”有了更離奇的解釋:“這是內部流程,以此證明我們是真的警察?!鼻匦站俚慕忉屌c刑偵大隊從不寄送彩信發送拘留證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4月9-11日:回應迷蹤
隨著《現代快報》記者的介入,事情更加撲朔迷離:洪警官矢口否認、秦警官改口“網上聽說這事”、省廳宣傳處不知道、簽發單位瓊海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工作人員“異地辦案”需“當面開出具字條”。雨過地瓜,各路“金手指”在“甩鍋”的混亂局面之后,最有權威的聲音還是南大法學教授孫國祥的判決:“嫌犯面前,空白文書也是一種程序自殺”。
-深層線索鏈
【千瘡百孔的程序災難】
按《公安機關刑事法律文書式樣》規定,刑事拘留證必須完整載明姓名、案由、時間、羈押場所等7個要素,落款要求縣處級干部簽名。本案的公文只有公章的故事,搶拿空白支票去銀行。
【證人困境升級】
而兩人為之證言的刑事案件也原定4月14日在??谥性洪_庭審理,但直至11日,還是沒有接到出庭通知。讓法律本應受到呵護的證人變為“預拘留對象”,不僅程序正義無法得到保證,更是釋放了一種草菅程序的信號。
● 個人見解
這事發生的場景更像是法制劇中的魔幻環節:兩個守法公民好好做著證人,突然就收到了一個能送人進班房的刑拘證,還是隨便填的"空白支票"。警察叔叔說是履行程序,但是這個程序走得真讓人驚悚。
先說最讓人心灰的:法律文書不是玩具嗎?那個蓋了紅章的紙片要是到了街坊四鄰手里,人家說啥不管真假,保不定哪個認你攤啥的。成這么丟面子,誰和你講道理去?再說警方的解釋也夠懸——怕冒充警察就開個空白拘留證?那就不如每個問路的都去揣個空逮捕令證吧?
最應該敲黑板的是程序問題。法律手續是做菜的鹽,少放點還可以蒙混過關,要是拿個鹽罐子出來晃悠就算加過了鹽,誰還敢吃這盤菜?現在是,人家燉程序正義這鍋湯,還沒掀開鹽罐子蓋子。
說白了,老百姓服的是理,而不是權,今天亂發空頭拘票,明天連判決書都能寫一半?我們就怕有關部門再用“內部流程”糊弄,該倒查的倒查,該整改的整改。法治社會金字招牌,經不住折騰!
▼ 網友熱議
網友一:
當法律文書變成空白刮刮樂,"海南填填樂"怕是要取代《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地位——刮開能立即體驗現實版《消失的罪名》!
網友二:
"空白認證"堪比免稅店發票,建議申報個自我腦補罪!
對此,您是怎么看待這事的?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