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有一天竟然會被國家催著減肥。
不久前,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呼吁全國人民要加強體重管理。
因為目前,我們國家已經有超過50%的成年人體重超標。
如果再不控制,等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增長為70.5%。
于是,不少人趁著最近氣溫回暖,又又又又一次把減肥提上日程。
相信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減肥經歷。
只是一勞永逸的成功故事太少。
絕大多數人都被失敗反復折磨:
努力減肥,減肥失敗,繼續減肥,減肥成功,反彈復胖,再次減肥......
以前,我們總覺得減肥無非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倘若不成功,那必然就是不夠自律,對自己不夠狠。
但隨著減肥經驗的增長,漸漸會發現一個吊詭之處:
有時對自己越狠,反而越瘦不下來。
就算瘦下來了,可能沒幾天又反彈了。
在這個反常現象背后,藏著一個很少被看見的思維誤區:
美食和懶惰,并不是減肥路上的最大克星。
真正的“幕后黑手”其實是:
情緒。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
網友蘇蘇在工作后的5年里,長胖了40斤。
那幾年,公司環境不好,同事們害怕丟工作都瘋狂內卷。
蘇蘇也不敢躺平放松,所以經常加班到凌晨一兩點才能回家。
在工作的壓榨下,她沒有朋友,沒有愛好。
吃,成了唯一的解壓方式。
也算是對自己拼命工作的補償。
重油重辣,狂炫碳水,至少三份主食,成了她每晚夜宵的標配。
“在毫無盼頭、日復一日的工作里,每晚獨處吃東西,是我唯一的快樂。”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吃下去的美食一點點變成身上的贅肉,吸引來身邊人的嘲諷。
蘇蘇終于意識到該減肥了。
但在此時,她卻突然發現:
吃東西,已經變成了一種戒不掉的“癮”。
她嘗試控制飲食,試遍網上各類爆火的減肥法。
但一來,太少的進食難以支撐上班的消耗。
二來,生活中唯一的快樂消失了,情緒也變得抑郁。
蘇蘇開始掉進自我折磨的死循環:
白天節食,晚上流淚,深夜暴食,自我厭棄,繼續節食......
“每次深夜和食物獨處時,我不知道自己對食物是愛是恨。
有時甚至不知道吃進去的是什么味道。
只想大口吞咽,消滅掉食物,也消滅掉一部分的自己。”
曾在網上看到一段話:
“壓抑對美食的欲望,會暴食;
掐死對美食的欲望,會厭食;
當欲望失控,會夜食。
于是暴躁、易怒、想哭就成了每個減肥人的減肥后遺癥。
然而最可怕的是,遭罪了,情緒壞了,減肥還失敗了。”
其實,因為“情緒化進食”導致的減肥失敗,并不能單純歸結為“不自律”。
這是我們的身體設計使然。
心理學上說,我們的食欲由“生理性饑餓”和“享樂性饑餓”共同構成。
享樂性饑餓,是指當情緒不好時,大腦會喊我們吃點東西,自我安慰。
因此,不同于絕大多數人的認知:
減肥只要忍受餓肚子就行。
事實上,減肥既要餓肚子,還要忍受大腦失去快樂的痛苦。
是“雙重折磨”。
然而想要戰勝這雙重考驗,并不容易。
有實驗發現,當我們忙了一天后,大腦的認知資源耗竭。
會天然地更容易被不健康的食物吸引,覺得這才是自己該吃的。
與此同時,白天在工作、社交、帶娃等事務中被壓抑的負面情緒,也會降低我們的自控力,放大對食物的欲望。
尤其到了夜深人靜時。
能分散注意力的事情變少,孤獨感上升,負面情緒會被進一步放大,導致我們對食物的欲望變得難以遏制。
所以啊,“想吃不健康的食物”、“用食物緩解負面情緒”、“越控制越想吃”,其實是我們身體的本能。
我們想要減肥,就需要花力氣應對本能。
然而現在不論是誰,光活著已經筋疲力盡了,哪兒還有多余的力氣去減肥呢?
武志紅曾說,“情緒化進食”主要有3種功能:
1、安撫負面情緒
2、麻痹痛苦,轉移注意力
當人遇到痛苦時,食物可以起到“麻醉劑”的作用。
例如在失戀后抱著零食看劇,機械地把零食一把接一把地塞進嘴里。
這個過程可以讓人短暫逃避痛苦的感覺。
但感受不到幸福,只覺得麻木,食不知味。
3、彌補缺失的“愛”
如果一個人從小在缺愛的環境下長大,內心匱乏。
那么孤獨、空虛等負面情緒,很可能會偽裝成饑餓感,在某個瞬間突然襲來。
在此時吃東西,就會讓人有“被愛”的錯覺。
以上3種情況,只有1是無需太過在意的。
2和3都需要特別注意。
因為這代表我們可能壓抑了內心真正的“訴求”。
這些訴求因為無法被滿足,所以只好用食欲來“代償”。
網友@黑大仙在幾年前,因為一次意外受傷住院3個星期。
在那期間,因為無所事事,她只好靠吃東西打發時間。
“當時的我,吃東西根本不過大腦,也不在乎自己餓不餓。
就是一股腦想把食物塞進肚子里。”
結果等稱體重時,黑大仙感覺天都塌了:
胖了整整10斤。
不僅如此,在那之后她又接連遭遇失業、和朋友斷聯等各種生活不順的打擊。
人生墜入谷底。
“我一想到自己努力這么多年,到頭來還是一無所有。
突然覺得很迷茫,看不見人生的希望,也失去了繼續努力的動力。”
于是她開始自暴自棄。
吃,成了她唯一的避難所。
“盡管很多食物并不好吃,吃東西時也難受。
可不吃東西,我會更難受。
于是在難受和更難受中,我選擇了前者。”
放縱的欲望,自然會換來更失控的后果。
最終,黑大仙在1年內長胖了20斤。
她的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頹廢和混亂。
記得曾在網上看過一段話:
“如果你總是吃進去超過自己需要的食物。
那么這些食物并不是胃需要的,而是心需要的。
但我們的心其實并不需要食物。
它需要愛、包容與接納。
你多吃進去的每一口食物,可能都是在填補無法被滿足的愛的需要。”
黑大仙就是如此。
她的暴食,是因為不愿直面真正的問題以及所衍生的負面情緒,怕自己崩潰。
只好用食物來轉移注意力。
但逃避只會導致惡性循環:
越難受越想吃,越吃越難受。
其實,我們的身體是很聰明的。
每一次食欲的失控,都是身體在“呼救”:
被瘋狂渴望的食物,往往對應著不同情緒和身體需求。
想吃蛋糕等甜品,代表渴望快樂、自我認可與價值感;
想吃薯片等酥脆零食,代表壓力大、很焦慮,需要舒壓放松;
想吃辣的,代表生活沮喪乏味,缺少讓自己興奮的東西;
想吃面包面條等碳水,代表緊張恐懼,需要安全感和平靜。
如果我們沒有解決內在真正的問題,只是用吃來代償。
那么這些因喂養情緒而產生的情緒脂肪,自然是減不掉的。
因為我們需要用它來保護內在那個瘦弱、恐懼、無助的小小自我。
就像《身體的痛,是心靈的傷》中所說:
“脂肪是肥胖的人身上的鎧甲,但他們的鎧甲軟軟的,是沒發展出力量,妥協的保護。
外界的危險打在肥胖的人身上,就像拳頭打在棉花上,不會有疼痛感,也不會反彈。
肥胖的人就是這樣保護自己的。”
曾看過一句話:
“減肥的本質,是與身體建立合作關系,而非打敗身體,發動一場自律戰爭。”
深以為然。
人的身材,其實是身心狀態的外化。
一個熱愛生活,關心身體,松弛快樂的人,身材必然是勻稱健康的。
所以啊,別再用苛待自己的方式,強迫身體“瘦瘦瘦”。
而是先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關照身體,關照情緒。
讓身體感覺舒服了,自然就會瘦下來的。
畢竟,放松的神經,才是最好的燃脂劑。
為了大家能更好地實操,十點君還準備了6條小建議:
1、調整心態,不對體重有執念。
不要強求體重稱上的數字。
咱們作為普通人,身體健康、舒服比體重輕更重要。
身材看起來差不多就行了。
2、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其實很多人的發胖,都是因為對吃掉的食物不夠了解。
例如一頓午飯吃掉一碗牛肉面。
其中包含一大碗的面,幾塊牛肉,和零星的青菜。
這樣一頓飯,碳水比例太高,蛋白質不足,膳食纖維的含量幾乎為零。
那自然是長胖的。
真正健康的飲食比例,是每頓飯碳水:蛋白質:蔬菜=1:1:2。
例如,一拳頭米飯,一拳頭肉,2拳頭蔬菜。
絕大部分生活化減脂成功的人,都是靠調整每段飯的飲食結構。
從不靠餓肚子。
圖源某書博主@悅兒瘦了60斤
3、專心吃飯,和身體產生聯結
很多暴食的人都有個習慣:
吃飯時心不在焉。
刷手機、看綜藝、想事情......
注意力全在別處,唯獨不在食物上。
等反應過來時,可能已經吃掉過量的食物了。
而且也感受不到吃東西的滿足感。
所以吃飯時要謹記3個小原則:
1)吃飯就專心吃飯,不分心其他事;
2)細嚼慢咽,感受每一口食物的味道;
3)有意識地感受自己的飽腹感,摸索身體的規律,避免因為情緒波動過量進食。
4、吃想吃的食物,但吃飽就停
食欲,是我們的本能。
與其控制,不如適當滿足。
5、用“記錄減肥法”,調整暴飲暴食
如果你已經對暴飲暴食上癮,那可以在每次吃東西時,記錄以下幾點:
1)吃了什么食物;
2)飽腹感有幾分,如果8分飽就寫8,12分飽就寫12;
3)吃完東西后的感受。
圖源某瓣博主@黑大仙Ya
這個辦法是為了和我們的身體對話。
讓我們覺察到,自己什么時候情緒不好,想吃什么東西。
這樣在下次出現相同的情緒時,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其他辦法舒壓。
6、做好心理準備,減肥注定是個長期的過程。
不同于網上“半個月瘦10斤”的虛假宣傳。
真正健康的瘦身,往往是個長期的過程:
減肥減重,以月為單位;
減脂塑形,以季為單位;
增肌塑形,以年為單位。
圖源博主@midorilau
所以調整心態,別被短期內的體重波動擾亂心神。
循序漸進地堅持,才是減肥的訣竅。
在文章的最后,想把曾看到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很多人之所以反復減肥失敗,缺的并不是決心,而是陪伴自己一點點變好的耐心。
真正的減肥,是一種持續健康的生活狀態。
這不是一件能急于求成的事。
唯有我們協調好與食物,與身體的關系后,變化才會一點點到來。”
點個吧,希望我們都能先快樂再瘦身。
你曾被減肥困擾嗎?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來評論區和大家聊聊~
參考資料:
1、武志紅:《真正瘦下來的人,做對了2件事》
2、武志紅:《瘦不下來,是身體給你最好的信號》
3、One文藝生活:《暴食癥已經成為一種都市病了》
4、丁香醫生:《為什么減肥總是一到晚上就崩潰》
5、某瓣@黑大仙Ya:《自然規律|我發現了新手減肥能成功的10個秘密 》
6、某瓣@黑大仙Ya:《我是如何從情緒性進食中走出,并堅持運動直到瘦了20斤》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煙,筆下才有眷戀。
主播 |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