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等關稅”攤牌后,特朗普已然無計可施了,不但自己“找臺階下”,而且在芯片行業也一樣的荒誕。一邊急吼吼地給英偉達“開綠燈”,允許其繼續向中國市場出售“閹割版”AI芯片;另一邊卻揮起關稅大棒,威脅臺積電“不在美國建廠就加稅100%”。
這種自相矛盾的操作,活像一個人左手拼命往漏水的桶里灌水,右手卻拿著錘子猛砸桶底。結果可想而知。
英偉達CEO黃仁勛最近心情大概像坐過山車。原本美國強硬派要求徹底禁售其特供中國的H20等“殘血版”GPU,可中國宣布對美關稅后,特朗普突然改口:“賣吧,趕緊賣!”表面上是給英偉達一條活路,實則暗藏算計:美國芯片賣不動了,得趁中國反制前趕緊傾銷一波。
可黃仁勛真能笑出來嗎?未必。
首先,中國市場早不是“美國貨隨便賣”的時代了。中國國產GPU(如華為昇騰)已能替代需求,而高端市場即便開放,反壟斷調查的大刀還懸在英偉達頭上。
其次,特朗普的“豁免”充滿陷阱:只有“美國原產”芯片才能避開關稅,可英偉達的GPU大多在美國以外生產,比如臺灣或韓國。換句話說,特朗普給的是“糖紙”,糖卻攥在自己手里。
更刺激的是,黃仁勛剛表忠心,宣布未來四年在美投資數千億美元,轉頭就發現: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連自己人都打。這種“精神分裂式”的政策,讓英偉達進退兩難:不跟中國做生意?市場丟光;跟中國做生意?可能被美國政策反噬。
如果說英偉達還能勉強喘口氣,臺積電的處境就更慘了。
特朗普最近直接威脅:“不在美國建廠?加稅100%!”可問題是,臺積電亞利桑那工廠已經拖了三年,成本爆炸、技術工人短缺,連張忠謀都公開吐槽“美國造芯不現實”。
現在逼著臺積電加速投產,無異于讓一個瘸子參加百米賽跑。
最近有傳聞稱,美國要罰臺積電百億美元,理由是“向被制裁企業提供芯片”。這事真假難辨,但透露出一個信號:臺積電無論怎么選都是錯。聽話去美國建廠,成本壓垮競爭力;不聽話,直接關稅封殺;就算乖乖配合,還可能被扣個“叛逆”的帽子。
分析來看,這一連串操作暴露了特朗普政策的致命傷:對等關稅本是想逼中國讓步,結果先掐住了美國自己的脖子。
首先是芯片行業,英偉達依賴中國市場,臺積依賴全球供應鏈。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砸下去,要么美國企業失去市場,要么生產成本暴漲,競爭力歸零。
其次在其他行業,電動車、光伏、鋼鐵……美國加稅,中國直接反制,特斯拉、蘋果等在華巨頭集體遭殃。
關鍵是矛盾邏輯是,特朗普想展現“對華強硬”,但企業要賺錢,選民要低價商品,兩頭不討好。
特朗普以為“特供芯片”能搶占中國市場,殊不知中國早不是吳下阿蒙——你有殘血版H20,我有華為昇騰910B;你封鎖先進制程,我全力攻堅成熟工藝。這場博弈中,時間站在中國這邊。
美國的“關稅大棒”終會變成“回旋鏢”,砸回自己頭上。全球化可不是靠關稅墻壘出來的,而是市場和技術跑出來的。這一點,特朗普恐怕永遠想不明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