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等外媒報道,美國銀行(BoA)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若蘋果將 iPhone 的生產地從中國替換為美國本土,其生產費用最多或飆升約 90%。
BoA 的分析師在當日的報告中指出,從技術角度看,把 iPhone 生產從中國轉移至美國具備一定可行性,然而這一過程不僅會使生產費用大幅上揚,還可能引發物流方面的難題。
他們在給客戶的備忘錄中提到:“僅美國國內人工費用的增加,就可能促使 iPhone 價格上漲 25%。”
并且,即便蘋果在美國國內招募人力來組裝 iPhone,相當比例的 iPhone 零部件依舊在中國生產,后續仍需進口至美國。
分析人士預估,倘若蘋果針對進口零部件互征關稅,生產成本或許會攀升 90% 以上。此番分析的起因是特朗普總統在本周初對蘋果在中國生產產品提出批評,稱這種情況 “不可持續”。
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于 9 日表示:“特朗普堅信蘋果有能力將 iPhone 的生產轉移到美國,畢竟我們擁有相應的勞動力、人力以及資源。
”BoA 分析師瓦姆西?莫漢稱,蘋果若想實現在美國組裝產品,需要對在海外生產的零部件和子組件免除關稅,不過實現這一情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預測:“若新關稅的永久性尚未明確,蘋果大概率不會采取將生產設施轉移到美國的舉措。蘋果會持續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在印度等其他國家加大 iPhone 的生產力度。”
受特朗普總統相互關稅政策所引發的不確定性影響,蘋果股價近期遭受重挫。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已累計下跌 23%;自本月 2 日特朗普公布關稅政策后,蘋果股價跌幅約達 14%,總市值縮水 4790 億美元。
10 日,蘋果在紐約股市暴跌 4.24%,收于 190.42 美元,市值降至 2.8610 萬億美元,不過仍位居市值榜首位。當下,蘋果尚未正式公布應對關稅的戰略規劃。對此,外媒預測,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將會在 5 月 1 日的業績發布會上表明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