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18時,全國鐵路實施新一輪貨物列車運行圖調整。此次調圖以“提升能力、優化供給、服務戰略”為主線,通過運力擴容、產品升級、服務提質,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注入強勁動能,展現了鐵路貨運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
保供穩鏈:大宗貨物運輸提質增效。調圖后,鐵路部門重點強化了大宗貨物運輸保障能力。通過深挖大秦、瓦日等貨運通道潛力,萬噸列車開行密度顯著提升,跨局大宗直達貨物列車增至421列。在電煤、糧食、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方面,鐵路部門創新“公轉鐵”運輸模式,既保障了國計民生需求,又推動了運輸結構優化。數據顯示,“公轉鐵”模式可使單位貨物運輸成本降低30%以上,碳排放減少75%,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快貨暢流:現代物流網絡加速構建。為滿足現代物流高效便捷需求,鐵路貨運班列增至403列,快速貨運班列新增9列。特別是石家莊南至廣州國際港、長沙北至閔行等方向的多式聯運快運班列的開行,構建起主要經濟區域間“1-3天”快貨物流圈。這種“鐵路+公路+航運”的無縫銜接模式,不僅提升了運輸時效,更降低了社會物流總成本,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數字賦能:服務品質全面升級。此次調圖同步推進了貨運服務數字化轉型。95306貨運服務平臺功能持續優化,實現“指尖辦貨運”;貨物追蹤系統精準度提升,打造智慧物流新體驗;“一單制”多式聯運服務,簡化了物流環節。這些創新舉措讓傳統鐵路貨運煥發新生機,為客戶提供了更便捷、更透明、更高效的服務體驗。
從保障民生到服務戰略,從傳統運輸到現代物流,鐵路貨運調圖雖無客運調圖那般引人注目,卻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發揮著“壓艙石”作用。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征程上,中國鐵路正以更智慧的調度、更高效的運力、更綠色的理念,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鐵路力量。這條永不停歇的鋼鐵動脈,必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文/吳邯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