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員跟北大才子PK誰會更勝一籌?
你一定想不到,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個外賣員會擊敗滿腹詩書的北大才子。
那這個外賣員到底是僥幸還是有真才實學呢?
更讓人意外的是,外賣員爆火后他竟然拒絕百萬年薪,堅持送外賣。
如今多年過去了,他還在送外賣還是做其他工作呢?
1981年,雷海為出生在湖南邵陽一個山村,父親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在鎮上司法所工作。
為了讓兒子從小浸潤書香,父親把廚房的墻面變成了“詩詞黑板”。每天清晨,雷海為揉著惺忪睡眼走進廚房,總能看見父親新抄的詩句。
《題臨安邸》《靜夜思》這些詩句像一粒粒種子,在6歲孩子的心里悄然生根。
父親教詩的方式很特別,他不僅要求背誦,還會講述詩句背后的故事:李白醉后撈月的狂放,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悲憫,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
多年雷海為他回憶:“那時不懂詩,但總覺得讀起來像唱歌。”
中學時代的雷海為是典型的“別人家孩子”,語文成績常年穩居年級前三,他床頭貼著北大的照片,夢想著考入中文系,成為像父親那樣滿腹經綸的人。
然而高二那年,家中突遭變故,經濟壓力讓雷海為不得不放棄高考,轉而進入一所中專學習電工技術。
2002年,揣著中專文憑的雷海為擠上南下的綠皮火車。
在深圳的電子廠里,雷海為每天重復著擰螺絲、裝零件的動作,流水線的轟鳴聲中,他總會想起父親寫在廚房墻上的詩句。
有次工友見雷海為對著窗外發呆,打趣道:“想當詩人啊?”他笑了笑沒說話,悄悄在工服口袋里塞了本《唐詩三百首》。
之后的十年,雷海為輾轉上海、杭州,做過洗車工、快遞員、餐廳服務員。
最艱難時,雷海為失業后睡在樓道,凌晨被保安驅趕,只能抱著鋪蓋躲進24小時便利店。
店員見雷海為蜷在角落看書,好心遞來熱水,瞥見他手中的《宋詞選注》,驚訝道:“這年頭還有人看這個?”
旁人眼中的“苦”,雷海為卻品出了別樣滋味。
送外賣的間隙,雷海為利用等紅燈的幾十秒背詩;暴雨天訂單驟減,他就躲在天橋下默寫《長恨歌》;甚至被客戶投訴時,他也會用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寬慰自己。
有同事不解:“背這些能當飯吃?”雷海為指著電瓶車簍里的《李商隱詩集》說:“這是精神上的飯。”
2018年3月,《中國詩詞大會》錄制現場。
當穿著美團工服的雷海為走上臺時,觀眾席響起竊竊私語。
主持人董卿問:“聽說您每天要送60單外賣?”他靦腆點頭:“但詩詞讓我覺得,送餐路上也有清風明月。”
誰都沒想到,這個“外賣詩人”會一路殺進總決賽。
面對北大才子彭敏,雷海為展現出驚人的沉穩,當彭敏因搶答失誤扣分時,雷海為抓住機會,用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破解關鍵題。
奪冠瞬間,評委康震拍案叫絕:“他像武俠小說里的掃地僧,內力深不可測!”
奪冠后的48小時,雷海為的手機被廣告商和經紀公司打爆,北京某企業開出百萬年薪,承諾將他包裝成“網紅學者”。
老家親戚勸雷海為:“趕緊接啊!送外賣能掙幾個錢?”但他卻在三天后悄悄回到杭州,繼續穿行在熟悉的街巷。
有記者追到配送站,雷海為正蹲在路邊吃盒飯:“詩詞不是用來變現的,它教我‘看庭前花開花落’。”
半年后,雷海為再次讓眾人驚訝,他接受了成都某教育機構的橄欖枝,成為專職詩詞教師。
第一堂課,雷海為帶著學生們賞析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窗外玉蘭花開得正好,他輕聲念出“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臺下少年的眼睛亮如星辰。
如今,雷海為的課堂總是坐滿學生,他不再需要背誦客戶地址,卻依然保持著送外賣時的習慣:隨身帶著詩詞手抄本,等電梯時翻兩頁,地鐵上用手機查典故。
有次課后,學生問他:“背這么多詩有什么用?”他指著教室外的梧桐樹笑道:“看到落葉,你會想起‘草木有本心’;遇到挫折,能懂得‘也無風雨也無晴’。這算不算用處?”
在短視頻充斥眼球的時代,雷海為的故事像一泓清泉,他證明了一件事:真正的詩意從不在遠方,而在于如何把眼前的茍且,過成心中的山水。
就像他最愛的那句詩:“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最平凡的土壤里,只要愿意堅持,終會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華。
人民網:“最強大腦”中國戰隊獲勝 “詩詞大會”外賣小哥奪冠
央視一套:身在井隅,心向璀璨!雷海為用詩詞點亮人生
浙江日報:詩詞大會奪冠后 雷海為“想去遠方走走,想在杭州落腳”
新京報:雷海為:從外賣小哥到教研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