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m_d_n_f_
有點不開心。
我被經濟寒冬沖擊到了
四月是年報季嘛,很多公司會告知:
今年能收多少分紅。
我用已經公布的公司,算了下,自己今年的收成。
我去年做過一模一樣的盤點,當時的結論讓人興奮呢:
去年我收到的分紅增長了17%; 前年也是增長了17%多;大前年更多,20%多。
我當時幻想了:
如果復利持續, 三年之后,我每年到手分紅能突破7位數了。
我就可以收息退休了~
(點擊重溫這篇: )
結果今年再一算,裂開了
分紅增速才3%出頭。
按這種龜速滾動,想收息過7位數,我得再苦苦等待十二年。
到2035年才行。
(假設我持股及股數不變)
2035聽起來很耳熟——
是咱實現全面現代化的日子,是咱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日子。
也是我馬上就要退休的日子
二
分紅的增長,為何斷崖式變慢了?
有幾個原因。
一個是我漏算了一個。
我給予厚望的壓艙石——水電股,它還沒公布2024最終分紅方案。
我還在等待ing,期盼中。
但,可以提前測算一下~~
它有一個承諾:
2021-2025年這幾年,分紅不低于凈利潤的70%。
它已經預告了2024年的凈利潤,所以我能算出最少拿多少分紅。
哈哈,值得寬慰的是,如果把水電分紅也算入,我總的分紅增速就會抬升到5%。
這就是經典老牌收息股給人的安心感——
不容易出幺蛾子。
長江水多,就發電多;發電多,利潤就多;利潤多,就分紅多。
它2024發電量多,分紅即使參考最低70%,也挺可觀。
不會一腳天上,一腳地上~
三
但!
并不是每個收息資產,都牢靠~
很多公司受到了經濟影響,去年利潤少了、賺的錢少了。
分紅就變少了。
我手上的一個高速股,它的分紅比例很穩定——永遠是70%
但利潤每年變化挺大。
分紅就一腳天一腳地的,不那么穩。
高速靠路橋收費,就必須不斷更新維護,收購新建才行。
掙錢不易哇。
不像水電是百年生意,沒啥后續投入。
我從來不敢買太多高速,不敢把它當壓艙石。
有些公司,雖然利潤在漲,但減少了分紅比例。
比如白酒龍頭。
我有說過,我把白酒龍頭納入了收息股的隊列。
它2024利潤增長了15%,
按理來說,分紅應該同步增長才對。
但——
出乎意料。
他2024年分紅僅僅增長了3%。因為它他分紅比例調低了。
變摳搜了...
白瞎了我對它的期待
本來我想大大吐槽一番,但它也有鄭重承諾:
“2024-2026年度,公司每年的現金紅利不低于凈利潤的75%”
至少之后兩年不用怕它再持續調低比例了...
而且它也在持續回購。回購的意義,或許強過分紅。
我現在只擔心——
喝茅臺的人變少,利潤越來越差,變得泯然眾股了
三
擔心是有道理的。
很多收息股會“踩下剎車,停滯下來”
漸漸不再增長。
像兒童成年后,身高就定型了,不再長高。
靠吃老本為生啦~
很多人愛買四大行吃息,四大行其實就屬于這種。
每年利潤增長個位數,分紅比例每年30%,死死不變。
每年分紅增長就是很有限的了。
好處是分紅夠穩。
壞處也是——分紅過于穩了
我今年收息增長變慢,就是因為挺多股票利潤停滯了、剎車了。
比不過之前那么猛。
甚至還有雙殺的——
利潤也降了,分紅比例也降了。
這和經濟大環境有關,跟行業變遷有關,也跟公司的盛衰有關。
無法避免。
要么,我得不斷優化收息組合,吐故納新。
一直加入潛力股。
累,冒風險。
要么,就像另外一些人做的那樣——
買專門的紅利ETF。
讓指數不斷更新,扔掉一部分舊公司,納入新面孔。
自己不操心。
ps.
有沒有分紅比例和利潤增長“雙優秀”的呢?
也有。
比如某家電龍頭,最近人人夸的那個。
它利潤增長也猛,分紅比例也慷慨,年年上升。同時還拿出大筆的錢來搞回購注銷。
因此人人夸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