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些孩子在一起聊天時,我常常會說:你眼前的歲月靜好,都是因為父母在替你負重前行。
是啊,父母的愛,無私且偉大。
他們愿意為我們遮風擋雨,供我們讀書、幫我們買房、替我們照顧孩子。
甚至在我們成年后,仍然默默貼補我們的生活。
可是,父母也會慢慢變老,他們的精力和積蓄,也總有耗盡的那一天,他們同樣也需要兒女的陪伴與照顧。
然而,現實中還是有不少兒女,不僅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的付出,甚至想方設法壓榨他們的剩余價值。
更可怕的是,這些子女往往披著“勤奮上進”的外衣,讓父母毫無察覺,甚至還引以為傲,逢人便說兒女的優秀,可實際上,卻做著“啃老不孝”的事實。
所以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目前正在蔓延的2種“新型啃老”,看看你是否也見過這樣的子女?
01.以創業為由找父母借錢
有些孩子大學畢業后,便想著一步登天,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他們好高騖遠,缺乏腳踏實地的堅韌,又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一味的做著創業的“白日夢”。
可白日夢,也需要經濟上的支持啊。
于是,他們把目光放在了年邁的父母身上。
就像之前在網上就看到一個新聞,有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了早日實現財富自由,特別癡迷創業。
由于沒有啟動資金,只能挖空了心思找父母要錢。
而父母呢,覺得自己的兒子肯干有沖勁,接二連三的掏出積蓄支持。
到后來,創業失敗,投進去的錢都打了水漂,家里也背負上了一筆不小的債務。
其實,大多數年輕人剛步入社會時,都懷揣著夢想,意氣風發。
也都說過豪言壯語,在父母面前許下過勵志又熱血的承諾。
然而,夢想在現實面前,有時卻一文不值。
尤其是對于子女而言,你可以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但不該讓父母妥協,更不能用犧牲老人晚年幸福的代價,去不斷的試錯。
更何況,創業這條路,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太多年輕人,都只有一腔熱血,既沒有足夠的行業經驗,也沒有穩定的商業計劃,只是盲目跟風。
一旦失敗,父母的養老錢如東流之水,一去不復返,甚至還要因此背負經濟壓力。
所以說,如果真想創業,那么就應該自己承擔風險,而不是讓父母買單。
如果連啟動資金,都要動用父母的“養老錢”,那這本質上就是一種“變相啃老”。
02.以學習為由逃避工作
年輕人追求進步,原本是好事。
可怕就怕的是,有些人把“學習”當成逃避社會、逃避工作的借口。
就像現在網上有個詞,叫作“慢就業”。
說的是那些大學畢業后,不急于找工作,而是一頭扎進考研、考公、考教資行列中的人。
在這些人當中,有的年復一年的考試,屢戰屢敗,卻始終不愿意面對現實,反而理直氣壯的讓父母繼續供養自己。
諷刺的是,有些父母不覺得有問題,反而逢人就夸自己家孩子優秀上進,一直在學習。
殊不知,他們的孩子可能只是用“學習”來掩飾自己的懶惰和逃避。
其實,如今的社會競爭非常激烈,年輕人通過一些手段,來豐富自我,提高競爭力,這本無可厚非。
但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前提。
就比如很多家庭的條件并不好,本身生活壓力就大,父母一路供養孩子讀書,實屬不易。
在這種情況下,兒女應該學會體諒父母的難處,在自己經濟獨立的狀態下,再去實現價值升維,才是最優選擇。
畢竟,就像大家說的那樣:
真正的上進,是邊工作邊提升,而不是讓父母養著自己做夢。
除此之外,還有些子女深諳父母的軟肋,他們知道父母望子成龍的殷切,于是便以“滿足父母期待”為理由,長期賴在家里。
比如父母希望兒女穩定,他們天天把備考掛在嘴邊,把自己關在臥室里。
這類子女看起來努力,實際上也是用“父母的期待”來合理化自己的懶惰。
幾年過去,同齡人也許都已經事業有成了,可他們依然要靠父母養活,甚至讓父母幫忙洗衣做飯,活成了“巨嬰”。
其實,作為子女都該明白:
父母愿意付出,是因為他們愛你,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無底線的索取。
而真正的獨立,是盡早學會靠自己生存。
真正的孝順,是讓父母晚年輕松,而不是繼續為你操心。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新型啃老”一族,不妨提醒他們:
父母的積蓄會花光、身體會衰老,千萬別等他們無能為力時,再去后悔自己的自私。
大家說,對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