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
咨詢人:孩子媽媽
孩子信息:34歲男士
指導老師:藺玉娥老師及督導團隊
概況:兒子因為工作挫折辭職在家,帶著媳婦一起躺平啃老,讓父母苦不堪言。
經過指導后,他重新找回了自身的價值和內在力量,不再逃避生活和責任。他順利找到了工作,對父母學會了體貼照顧。
“媽,我真不想上班,工作壓力太大了。”
聽到 34 歲的兒子癱在沙發上,說出這句話時,給我氣的手止不住抖。
看著眼前這個曾經讓我驕傲的兒子,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怎么就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他大學畢業后,工作就一直不穩定,總是干幾個月就辭職。
最近這一回,更是直接撂挑子在家,每天除了打游戲,就是抱著手機刷視頻,日子過得渾渾噩噩。
而兒媳婦自從懷孕后就辭了工作,孩子出生后,更是心安理得地當起了全職太太。
原本我們家雖然不算富裕,但也過得安穩;
可現在,一家人的開銷全落在了我和老伴那微薄的退休金上,壓力大的讓我們喘不過氣......
這日子真是沒了一點盼頭。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01
說起來,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很少,也就是夠家里的日常開銷。
為了能多掙點錢,我天天天還沒亮就起床到菜市場賣菜。
一站一天,晚上回到家,身上的骨頭都像散了架一樣,痛得不行。
趙女士跟藺老師哭訴著,視頻那頭,趙女士一度哽咽。
“即便我都這么辛苦了,兒子兒媳他們跟沒心一樣,心安理得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記得有次晚上回家,我都忙了一天了,回到家卻看到一片狼藉;
吃完飯的碗筷沒收拾、飯菜只剩了兩口、各種衣服襪子還丟得到處都是。
兒子兒媳卻窩在沙發里,眼睛盯著電視,一點也不管。
我忍不住沖他們喊:
“你們都多大了,怎么就不能體諒體諒我們老兩口?我們還能養你們多久?”
可兒子滿不在乎地說:
“媽,你就別瞎操心了,等我過段時間我自然會去找工作。”
兒媳婦也在一旁幫腔:
“就是,大環境不好,也不差這一兩天了。”
聽著他們的話,我真是滿心的委屈無處訴說。
我默默走進房間,一個人抹眼淚。
我不斷地問自己,曾經那個懂事上進,學習成績優異的兒子,到底去了哪里?
怎么會變成現在這樣,被大家說三道四的“無用”之人。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有次和朋友聊天,她推薦了九州金榜家庭教育,我就抱著試試的心態,撥通了你們的電話。
02
一開始電話接通后,專業的心理咨詢老師耐心地聽引導我傾訴,從兒子的成長經歷,到現在他和兒媳的狀態。
我一通說完后,雖然委屈,但聽著老師的安慰心里輕松了不少。
心理咨詢老師告訴我,像兒子這樣的案例并不在少數,造成他們現狀的一個共同點就是:自我效能感低。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意思是孩子的內心完全的不相信自己;
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挫折讓他沒有信心覺得自己能夠勝任一份工作。
而我不僅沒有及時的鼓勵他,反而更加劇了心理障礙的產生。
就像小時候每次他想嘗試新點什么,我都用 “為你好” 的理由管著他,盼著他只要學習好就夠了;
后來,長大之后他連要穿什么外套都要問我意見。
老師說,是我從小對他的管控剝奪了他證明自己的機會;
讓他覺得一旦離開了父母,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
想起來去年我花了很多錢給兒子安排了一份體面的工作,結果他干了三個月就辭職了。
當時氣得我直掉眼淚,現在想想,我何嘗問過他喜歡什么?
從選專業到報考大學、甚至是兒媳婦也是我親自挑選的;
我和孩子他爸一直以過來人的身份替他決定一切,我以為這是“為他好”,卻沒想成了他如今啃老的原因。
老師說,他現在 “躲” 在家里,就是用這種無聲的反抗在說:“媽媽,我想為自己活一次。”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原來比規劃未來更重要的,是幫他找回面對生活的勇氣;
比成績更珍貴的,是我們之間的信任。
我要重新學做一個能傾聽、會放手的媽媽。
03
在藺玉娥老師的指導下,我決定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們第一次視頻通話時,不僅讓我受益匪淺更讓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心境。
藺老師說:
孩子媽媽,你不要害怕,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怕孩子脫離你的世界;
你要明白他長大了,他來到這個世界、來到你的身邊就是來讓你成長的。
你要做的就是信任他,鼓勵他,讓他變成一個全新的、和自己不一樣的他。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在藺老師下,我開始每天錄制和兒子的對話片段發過去分析。
有次她指出,我總用 “必須”“馬上” 這類命令詞,讓兒子自尊心受挫。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按照專家教的方法,我把反思寫在日記本上,提醒自己克制。
鼓起勇氣和兒子說話時,我學著藺老師說的,先分享自己工作的煩心事:
“今天菜市場人變少了,再賣不出去就蔫了。”
兒子愣了一下,破天荒安慰我:
“媽,別太放心上,大不了我們吃。”
這簡單的回應,讓我看到了破冰的希望。
接下來的日子,藺老師每天都和我線上復盤。
當兒子說起想做游戲測評時,我差點又要反對,趕緊給專家發消息求助。
藺老師發來說:
“先肯定他的熱情,再引導他思考規劃。”
我深吸一口氣,說:
“你對游戲這么了解,說不定真能做出有意思的內容!不過咱們要不要一起研究下?”
兒子瞬間眼睛亮了,滔滔不絕說了半小時。
藺老師還教我用 “三明治溝通法”:先表揚、再提建議、最后鼓勵。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我把這個方法用在兒子熬夜剪視頻時:
“你剪輯的創意特別棒,不過總熬夜傷身體,咱們能不能調整下時間?媽媽相信你能安排好。”
沒想到他真的開始規律作息,還主動和我分享漲粉的喜悅。
藺老師還指導我用 “賦能式提問”;
比如 “你覺得下一步怎么做更好?”“需要媽媽幫你什么?”
兒子在這樣的對話里越來越自信,主動參加行業交流會,還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不再像以前那樣,一看到他們不工作就指責、抱怨;
而是試著心平氣和地和他們坐下來,好好溝通,聽聽他們內心到底在想什么,有什么需求。
我也鼓勵兒子多出去走走,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說不定能找回以前的自信,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
為了幫助兒子找到合適的工作,藺老師根據他的專業和興趣愛好,給他提供了不少職業規劃建議。
在老師的推薦下,兒子報名參加了一些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每天都認真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看著兒子一點點地改變,我心里滿是欣慰。
04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兒子終于有了明顯的變化。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他不再整天窩在家里,而是主動在網上投遞簡歷,積極參加各種面試。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
這份工作并不輕松,每天要見很多客戶,壓力也很大;
但他卻干得勁頭十足,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回到家雖然疲憊,可臉上卻洋溢著笑容。
看到丈夫的轉變,兒媳婦也深受觸動。
她開始嘗試著做一些兼職工作,利用自己的特長,在網上接一些設計的活兒,雖然掙得不算多,但也能補貼一點家用。
家里的氛圍漸漸變得溫馨起來。
看著兒子兒媳的這些轉變,我心里充滿了欣慰和感激。
這一切都多虧了九州金榜家庭教育和藺玉娥專家的幫助。
現在,我們一家人的生活雖然依舊忙碌,但卻充滿了希望和幸福。
未來,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當孩子在歲月中悄然長大,思維與認知已邁向新的臺階,父母卻仍執著于沿用兒時的引導方式。
這種錯位的關愛,恰似給渴望展翅的鳥兒系上細繩。
他們習慣了孩子幼時的依賴,以 “為你好” 之名,繼續事無巨細地安排,用簡單直接的指令代替平等交流,忽視孩子內心對獨立與尊重的渴求。
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主意識在壓抑中被消磨;
要么因長期不被信任而喪失自信,面對挑戰時退縮猶豫;
要么在逆反心理驅使下,與父母激烈對抗,親子關系陷入僵局。
這種 “不愿放手” 的引導,看似是守護;
實則是阻礙孩子擁抱獨立人生的屏障,讓孩子在家庭期待與自我成長的撕裂中,難以真正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孩子終會長大,而我們也該學會放手。
點亮在看,一起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