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東哥,你身邊放心的香港保險顧問。
這是我的第681篇原創。
上篇文章,我們探討了
AI浪潮來襲,正在顛覆整個世界,自然也顛覆了編程。
門檻越來越低,甚至于可以用自然語言編程。
極大的拓展了每個人可能得極限。
現在東哥給客戶做各種保單測算、圖表和分析,都用AI編寫的腳本。
再按自己的需求調試。
然后常常感覺,一臺電腦在手,就簡直無所不能。
不要被時代甩下車,一起玩兒起來。
今天我們回來,繼續聊跨境金融。
最近有個重磅文件發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里面的數據,非常給力。
這是什么東東?
1
2007 年 3 月,Z/Yen 集團與倫敦金融城發布了第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1)。
該指數持續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競爭力評估和排名。
榜單的科學與公正,使其逐漸從各個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范圍內最權威的金融中心評價指標之一,受到全球金融界的廣泛關注。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分別于每年 3 月和 9 月更新一次,為政策研究和投資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
Z/Yen是什么來頭?
Z/Yen 是英國倫敦一家知名的智庫型咨詢公司,成立于1994年。
公司專注于金融科技、風險管理、創新與系統開發領域。
旨在通過金融和技術來促進社會進步。
它的GFCI被《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媒體引用超2000次/年,還為G20、歐盟委員會提供金融科技監管建議。
服務客戶包括英格蘭銀行、SWIFT、花旗集團等。
不僅為客戶提供有用的資源,更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專業的知識。
尤其在全球金融中心研究和區塊鏈技術應用方面具有權威影響力。
2016 年 7 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China Development Institute,簡稱CDI)與 Z/Yen 集團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
雙方共同開展金融中心研究,持續合作編制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是國家高端智庫。
通過廣泛和深入的研究提 供公共政策解決方案,助推中國改革開放。
自 1989 年成立以來,CDI 一直致力 于推動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與發展,以嚴謹的研究和客觀的分析著稱。
努力為中國各 級政府和國內外企業提供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實操性的研究成果。
強強聯手,使得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成為世界上最權威的榜單之一。
2
最新發布的,是第37期。
俺是香港保險顧問,所以比較關心香港。
香港在最新的榜單中,表現怎么樣?
吼吼,很猛。
以760分穩居全球第三,與排名第二的倫敦,差距縮小到歷史性的2分。
而新加坡名列第四,落后前三10分,呈斷崖狀態。
紐倫港,依然是世界范圍內無可撼動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
3
這份成績單背后,是香港歷經風雨磨礪出的核心競爭力。
第一重要的,當屬制度基因的百年沉淀。
香港的金融韌性,深植于開埠180年的淬煉。
如同中環石板街的老榕樹,自由港政策、普通法體系和低稅制構成的根系,滋養出獨特的金融生態。
關于這一點,我們之前深度拆解過
香港的自由港制度體系、稅收制度以及法治秩序,形成了香港內在的、特有的基因。
諾獎得主弗里德曼說過,
如果你在世界上找一個自由市場,最好的例子就是香港。
這些內在的制度基因使得中國香港既不同于美國、歐洲也不同于亞洲的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地區。
正因為如此,香港100多年來雖然經常處在各種風云跌宕、潮起潮落的中心,但始終繁榮,屹立不倒。
全球73%的離岸人民幣在這里結算,每天有超過6000億港元的資金在維港兩岸流轉。
這份底氣,讓香港在近年國際風云變幻中,始終保持著"東方華爾街"的從容。
4
其次,科技賦能的金融進化。
與傳統上人們的認識不同,香港在科技金融領域,也斬獲了不俗的戰績。
排名世界第四,僅次于深圳。
這些年內地唱衰香港的一個大聲音,就是它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落伍了。
這就好玩兒了。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物流中心。
但從來都沒有標榜過自己是互聯網中心。
一個城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定位,而不是既要還要。
我們作為普通人,關心的是自己的錢包,那么關注它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就可以。
又何必耿耿于懷為什么香港沒有誕生微信、沒有誕生支付寶。
拿著3000塊錢的工資,就別總去操特首的心。
而且香港雖然沒有誕生互聯網巨頭,但在金融科技領域,依然強悍。
金管局推出的"金融科技2025"戰略,正在將虛擬銀行、數字貨幣和綠色金融編織成新的增長極。
尤其區塊鏈領域。
香港正在逐步成為全世界的區塊鏈中心。
合規交易所,比特幣ETF,鏈上RWA,整個世界正在香港轟轟烈烈重構。
全世界Web3的眼光,都投向香港,看中的正是這座城市在監管創新與技術落地的平衡藝術。
5
除了作為獨立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還有其獨特的戰略定位。
超級聯系人的戰略縱深。
幾十年前的神來之筆。
香港資本市場總規模已達內地GDP的40%,這個數字背后是精妙的雙循環設計。
就像連接珠江口兩岸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既是中國企業出海的路由器,又是國際資本進入內地的轉換器。
就像很多內地的上市公司,選擇香港二次上市不僅是為規避地緣風險,更是看中這里"既能讀懂華爾街報表,又能理解大灣區商業邏輯"的獨特基因。
就像現在大國博弈,神仙打架。
各地爭相加關稅。
而香港,以超然之身孑然獨立,宣布繼續保持自由港的地位,不會加征美國關稅。
成為了關稅風暴中的避風港。
在當下中美貿易摩擦中,香港迎來新契機,一躍成為全球企業眼中的新市場、新平臺,蘊藏著無限發展潛力。
有望承接全球資本流入,重塑供應鏈體系,進一步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這些積極因素助力香港在逆全球化浪潮中脫穎而出,實現逆勢上揚,為香港經濟注入全新活力。
未來可期。
6
東哥常常站在中環街角,看著川流不息的人潮,會感慨這座城市的哲學。
它既保持著英式管治的嚴謹刻度,又流淌著嶺南文化的實用主義。
全球金融版圖震蕩重組之際,香港正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辯證法,書寫自己新的傳奇。
這里沒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永恒的進化。
香港,一個不斷進化、不斷蛻變的,神奇的城市。
想獲取報告全文PDF的,歡迎添加東哥微信咨詢。
關注東哥,保護中產財富,一起慢慢變富。
東哥目前提供如下服務,有需要的朋友歡迎微信來撩。
,一個經營強鏈接的社群。
群里有老板、投資人、500強高管、律師、HR……
討論個人IP打造、中年人第二曲線、碩博學歷提升、企業出海項目等。
,分享一些專業金融知識及硬核資訊;
討論香港保險、香港銀行開戶、美股投資、比特幣投資、房產投資等。
,1-2小時的深度交流。
涵蓋自媒體指導、職業規劃、就業指導、IP打造、個人優勢挖掘、銷售獲客技巧、資源鏈接等。
人是萬物的尺度。找一群人一起走,一起慢慢變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