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國內經濟形勢備受關注。眾多專家紛紛提出觀點:通脹周期即將來臨,物價將持續攀升,手握大量現金者應轉向“資產為王”,以此抵御通貨膨脹的沖擊。然而,這一觀點并非空穴來風,我國當前M2規模已突破300萬億大關,是GDP的2倍之多。按照常理,貨幣超發之下,通貨膨脹的出現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現實卻與專家們的預言大相徑庭。國內物價水平始終保持著“穩中有降”的趨勢,今年3月份的CPI甚至出現了-0.1%的負增長。在貨幣超發的大背景下,國內經濟卻意外地陷入了通縮周期,這讓許多人感到困惑不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一現象呢?
實際上,我國經濟出現通縮周期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超發貨幣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并未大量涌入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導致商品市場物價得以保持穩定。而超發貨幣之所以未能進入商品市場,主要還是因為投資信心不足,這種信心的恢復需要較長一段時間。
另一方面,在經歷了多年的疫情沖擊后,實體經濟遭受重創,多數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下降,從而減少了不必要的生活支出。例如,家中的小家電只要能繼續使用,就不再考慮購買新的。這樣一來,國民消費需求萎縮,大量商品滯銷,物價自然只能下跌。
那么,在2025年,究竟是現金為王還是資產為王呢?目前,國內存在兩大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通脹的到來是遲早的事情。因此,持有資產為王才能使財富保值增值。然而,也有相反觀點認為,當前國內實體經濟低迷,資產泡沫較大,現金為王才是明智之舉。
對此,我們認為,在不同的經濟周期下,持有現金和資產的情況并不相同。在通脹周期下,持有資產能使財富保值增值;而在通縮周期下,持有現金則能規避資產泡沫破裂的風險。實際上,在當前通縮周期內,持有現金有三大顯著好處。
第一,在通縮周期內,實體經濟不景氣,多數老百姓收入減少。如果持有現金,可以應對失業、疾病等不時之需,以撫平人生的波動。例如,遇到失業或降薪時,手里有大量現金,就無需過于擔心生存問題。
第二,在通縮周期內,物價整體呈現逐步下跌的趨勢。這意味著現金的購買力越來越強,對于手里擁有大量現金的人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利的。之前,就有不少專家忽悠大家,認為通貨膨脹對經濟更有利。但在通脹環境下,老百姓手里的資金購買力不斷縮水,而收入又沒有增加。顯然,通脹對于多數人的資產起到的是稀釋作用。
第三,在通縮周期內,如果資產存在泡沫,那么這個泡沫就很容易被擠破。因此,手持現金就有抄底資產市場的機會。例如,現在樓市持續低迷,各地房價已經從歷史最高位跌去了30%,未來還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如果手里有現金,就可以逢低購買。
此外,A股市場也存在著較大的泡沫,目前只有投機價值,沒有長期投資價值。而一旦股市進入長期熊市,手里有大量現金的人就可以抄到熊市的大底。總之,在資產泡沫逐步破裂的情況下,手里持有現金就能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現金為王的策略與優勢
那么,在2025年這個通縮周期內,如何更好地實施“現金為王”的策略呢?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 保持充足的現金流:確保手中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失業、疾病等突發情況。同時,也要合理安排現金的使用計劃,避免盲目消費和投資。
- 關注市場動態:密切關注樓市、股市等資產市場的動態變化,尋找抄底的機會。但也要注意風險控制,避免盲目跟風投資。
- 提升自身能力:在通縮周期內,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競爭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從而更好地應對經濟壓力。
- 多元化投資:雖然現金為王是當前的主要策略,但也可以考慮進行一些多元化的投資。例如,可以投資一些穩健的理財產品或債券等,以獲取穩定的收益。
綜上所述,在2025年這個通縮周期內,“現金為王”無疑是一個更為明智的選擇。手里有現金就可以應對失業、疾病等不時之需;手里有現金可以購買到更多的商品;手里有現金還可以在資產泡沫破裂時抄底股市與樓市,成為人生的大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