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選舉再添新變數?共同民主黨三人高調參選,李在明或將失去競選資格,選舉途中首個逃兵出現,首爾市長為何突然退出競選?
隨著尹錫悅黯然下臺,韓國總統大選也拉開帷幕,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李在明以斷層第一的支持率遙遙領先,然而,就在這樣一個焦灼的時刻,前國會議員金斗官率先宣布參選,緊接著前慶尚南道知事金慶洙與京畿道知事金東兗也緊隨其后。
隨著三人的相繼參選,組成了共同民主黨黨內競選的“四人格局”,新成員的加入不僅分散了黨內的競爭壓力,還能對沖李在明在總統競選中失利這一風險,畢竟當下李在明仍深陷司法危機。
2021年,李在明因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審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直到2025年3月,二審推翻原判后宣告無罪,而檢方立即提出抗訴,案件被移交至韓國最高法院,如果終審被判有罪,他將直接失去競選資格,此后的5年時間不能參加任何公職的選舉。
該案件的審理時間也成為影響總統大選的關鍵因素,總統大選定于6月3日,如果在大選結果公布前,李在明被判定有罪,那么即使他勝選也會被剝奪資格,甚至會引發進一步的憲政危機。
除此之外,李在明還涉及其他的司法案件,如果負面輿論風向一旦被鼓動,將會對他的政治形象產生極大影響,李在明作為國民力量黨的重點打擊對象,只要總統人選沒有敲定,國民力量黨不會放棄任何扳倒他的機會。
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首爾市長吳世勛突然宣布退出總統競選,成為了競選隊伍中的首位“逃兵”,無比戲劇化的是,在宣布退選的三天之前,他還通過媒體高調預告自己的參選計劃,甚至還被指作“唯一能與李在明抗衡的候選人”。
然而參選時有多高調,退選時就有多落魄,他之所以在關鍵時刻退出,就是因為他的民調支持率僅為2%,在黨內初選中幾乎毫無勝算,如果繼續參與競選,還可能給自己之后的政治生涯帶來負面影響。
吳世勛在記者會上表示,尹錫悅政府的失敗,黨內所有人都難辭其咎,并承諾自己會像一名士兵那樣做好本職工作,這番自我剖白的話語,看似是反思,實際上是為了避免黨內的過度競爭,以集中力量推選出更具競爭力的候選人。
國民力量黨中的韓東勛和權寧世也是競選韓國總統中的熱門人選,韓東勛在尹錫悅彈劾案中的形象雖然反復無常,但他不斷強調國家利益的重要性,為他加分不少,而權寧世作為尹錫悅的盟友,通過團結尹錫悅的支持者,為自己增添了不少助力。
而目前最具爭議的問題就是李在明是否能夠擺脫司法危機?這不是簡單的司法問題,而是關注到整個韓國未來發展的重要議題,自戒嚴風波后,韓國政壇陷入動蕩之中,民眾們最想要的是一個能夠穩定國家局勢,解決民生問題的領導人。
根據民調顯示,眾多選民將“經濟發展”列為總統的首要任務,而這與李在明的高支持率息息相關,他曾提出倡導,要通過國家投資來緩解貧富分化,并增加就業,從而改善民生問題,其次,在外交政策上,他支持韓國應該更加獨立自主,這與民眾所期待的不謀而合。
同時韓國近幾個月的政治動蕩,例如尹錫悅被彈劾,李在明深陷司法危機,都被民眾認為是黨派斗爭的延續,這也是韓國民眾極其反感的,如果在總統大選前這期間,候選人過度聚焦在攻擊對手這一方面,很可能會引發選民反感,這也為李在明擺脫司法危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對李在明來說,他面臨著許多挑戰,但也有不小的優勢,他可以通過高支持率為自己鋪路,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主張,例如“增加崗位”“改善社會福利”等政策,贏得更高的支持率,以便在之后的司法判決中,為自己爭取到更有利的條件。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李在明依舊是競選韓國總統最熱門的人選,司法危機或許會對他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動搖他的地位,畢竟目前韓國最需要的是一個穩定局勢的領導者,而不是接連不斷的司法審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