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海人來說,冷面是其獨有的飲食文化之一。最近,有熟悉的市民朋友告訴記者,滬北已經有老字號開始供應冷面了,還有人早上堂吃時把冷面當早飯。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今年上海冷面提前上市了?本期新聞晨報《上海會客廳》節目,我們就此走訪了部分老字號,同時邀請市民朋友分享他們和冷面的故事。
《上海會客廳》節目
今年冷面提前上市,有市民當早飯吃
開在普陀區石泉路上的四如春是一家中華老字號,記者早上6點左右到店,已經有三三兩兩的顧客在就餐。操作間內,冷面已經就位,足足裝了有三個不銹鋼盤。據介紹,早上6點之前,師傅已經做好了當天第一批冷面。
據店員介紹,今年四如春是4月11日開始供應冷面的,比往年早了一個星期,主要原因是前段時間天熱,不少市民希望店里能早點供應冷面。收銀師傅笑著說:“我們冷面可能是上海最早供應的,而且每年都是賣得最早,結束最晚。”
位于石泉路上的四如春已經開始供應冷面
四如春工作人員在準備冷面、部分澆頭品種、裝盤和打包好的冷面
店內用來給冷面降溫的電風扇
早上的氣溫還是有點冷的,記者心中充滿了疑問——一大早會有顧客來買冷面嗎?早上6點一刻左右,有睡眼朦朧、穿著睡衣的市民來店里買打包好的冷面,塑料袋一裝拎回家。有外賣師傅取了三份打包好的冷面,急匆匆地開著電動車離開了。
早上7點過后,不少上班的市民在店里堂吃時點了冷面當早飯,記者注意到,旁邊幾桌顧客每桌都點了冷面,冷面幾乎成為早飯的標配。有“一人食”的,一份冷面配上一塊大排;也有一家三口吃早飯的,父母和上學的兒子點了冷面和其他早點心;也有老爺叔點了一碗咸漿就著冷面吃,倒也算是一種獨特搭配。記者離開時,還有不少市民在就餐中,而中午來吃冷面的人會更多。
有老爺叔一碗咸漿就著冷面
記者在四如春點的三絲冷面
作為滬上的老字號面館,四如春多年來一直被譽為上海冷面的標桿之一。王家衛執導的首部電視劇《繁花》第19集中,玲子從日本歸來,阿寶在正在裝修的店里招待她吃冷面當中飯:“今天有冷面,不比四如春的差。上海冷面,很長時間沒吃了吧?”。看得出,在阿寶心中上海冷面好吃的標準就要對標“四如春”。而在金宇橙為小說《繁花》當中手繪的滬西地圖,大自鳴鐘旁的四如春面館也被標注了出來。
電視劇《繁花》,阿寶招待玲子吃冷面
小說《繁花》手繪的滬西地圖,大自鳴鐘旁的四如春面館有老字號開始供應冷面,目前四個澆頭品種
大富貴是滬上知名的中華老字號,創建于1881年,擁有140多年的歷史,而大富貴的前身“徽州丹鳳樓”就是一家面館。記者近日從大富貴獲悉,由于今年天氣熱得早,冷面4月11號就已經上市了,而且所有門店都有供應。
富貴中華路門店外張貼的冷面上市海報
記者上午7點半左右到大富貴中華路總店,在中華路上街沿就能看到門店外張貼的冷面上市海報。
走進店內,不少市民正在吃早飯。記者點單時,收銀員表示冷面要等一會兒,原來冷面還未送到操作間。過了一刻鐘,冷面和冷餛飩都已經出現在操作間內。記者點了一份冷面、辣醬澆頭和飲料。
剛剛做好的冷面和冷餛飩
店內供應的冷面澆頭以及黃瓜絲、荷包蛋
記者點的冷面加辣醬澆頭
據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店內先供應四個冷面澆頭,分別是大排、辣醬、辣肉、素齋,等到月底會考慮增加更多澆頭品種。
4月16日下午,記者致電德興館廣東路總店,據店員介紹,上周已經開始供應冷面了。位于楊浦區平涼路的一心齋是中華老字號,最近正在裝修改造之中,搬到原新亞大包門店位置臨時過渡,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店已經開始供應冷面。位于南京西路的中華老字號王家沙總店表示,冷面供應要到5月份,去年冷面是在5月13日上市的。位于陜西北路威海路口的美新點心店是一家老店,去年剛剛被評為中華老字號。據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冷面在5月份會上市供應。
上海冷面總讓人心心念念
位于浦東高行的俱進面館這兩天已經開始接受顧客預訂冷面,作為這家面館多年的老主顧,美食人士辣媽告訴記者:“一般面館的冷面是六月份上市,面館老板娘最近發朋友圈說,可以預定做冷面。俱進面館的冷面也是傳統上海口味的冷面,從工藝上來看,冷面是吹冷的,有花生醬和麻醬澆在冷面上,綠豆芽黃瓜絲擺上面,面條子是小寬面略硬。”
俱進面館的茭白肉絲冷面和紅燒爆炒豬肝
俱進面館是一家本幫面館,自制的澆頭品種很多,有茭白肉絲、青椒肉絲、紅燒大排、辣肉、炸豬排、香菇面筋、紅燒爆炒豬肝等等,而茭白肉絲做冷面澆頭是辣媽個人的最愛。
老房子愛好者、上海市民老鄒從小生活在大世界附近,他記憶中的天香齋曾經位于金陵東路廣西南路口(現是徳興館門店),是一家非常傳統的蘇錫幫點心館,經營有各式面點、小籠和糕團。
馬上天氣要轉熱了,每到此季節,老鄒都會想念起天香齋的冷面:“天香齋冷面不要說吃了,光是看看擺放在專用冷面制作間里的各式澆頭,口水就會禁不住往下流。如果我拿鍋子去買冷面,除了澆頭比堂吃的顧客多,而且師傅會為我特別多澆花生醬,因為他們知道我是余慶里的獨養兒子。那時候,冷面外賣窗口每天都有排隊顧客,其排隊盛況絕對不輸給現在淮海路上光明邨。”
胡寶談(左1)與記者在四如春吃冷面
滬語作家、滬語小說《弄堂》作者胡寶談和記者去了四如春吃冷面,回來之后他表示:
聽說四月份就有冷面供應了。我還不大相信呢。前兩天,我還在吃青團。哪能一記頭跳到吃冷面了?就連粽子都還沒吃呢。要曉得,老古話講過,吃仔端午粽,再要凍三凍。不過,再一想,今年三月份,就有蠻多人穿過汗衫了。最近這兩天,馬路上汗衫短褲更加多。
四如春賬臺上的龔師傅講,天氣熱了,很多顧客希望吃冷面。從前,我們講究“不時不食”,現在提倡服務的靈活性。早上我親眼所見,吃冷面的顧客比吃湯面的顧客要多。這也可以算是新時代的“順時而食”。
各位市民朋友,儂歡喜吃冷面伐?儂吃冷面歡喜搭配啥澆頭?歡迎留言與我們一道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