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十大軍團(tuán),軍團(tuán)長政委和主要戰(zhàn)將,后來發(fā)展為哪支部隊?
【紅一軍團(tuán)】
1930年6月成立。
軍團(tuán)長:朱老總,林彪元帥,陳光(代理)。
政委:毛主席,聶榮臻元帥。
主要將領(lǐng):黃公略、陳毅、羅炳輝。
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tuán),115師獨(dú)立團(tuán)。
【紅二軍團(tuán)】
1930年7月成立。
軍團(tuán)長:賀龍元帥
政委:周逸群,任弼時,關(guān)向應(yīng)。
主要將領(lǐng):許光達(dá)、關(guān)向應(yīng)、鄧中夏、孫德清、柳直荀。
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8團(tuán)。
【紅三軍團(tuán)】
1930年成立。
軍團(tuán)長:彭德懷元帥
政委:滕代遠(yuǎn),楊尚昆,李富春。
主要將領(lǐng):鄧萍、吳溉之、袁國平、何章杰、陳毅安、李實(shí)行。
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tuán)。
【紅五軍團(tuán)】
1931年12月10日成立。
軍團(tuán)長:季振同,董振堂。
軍團(tuán)政委:肖勁光大將,李卓然。
主要將領(lǐng):劉伯堅、張博生、周子昆、黃中岳、左權(quán)、黃火青、程子華、朱良才。
1937年1月份,西路軍在高臺縣,部隊被打散。
【紅六軍團(tuán)】
1934年7月成立。
軍團(tuán)長:蕭克,陳伯鈞。
政委:王震。
主要將領(lǐng):龍云、甘泗淇、譚家述、周仁杰、晏福生、劉轉(zhuǎn)連。
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tuán)。
【紅七軍團(tuán)】
1933年7月成立
軍團(tuán)長:尋淮洲。
軍團(tuán)政委:肖勁光大將,樂少華。
重要將領(lǐng):粟裕、李聚奎、彭紹輝。
1934年11月,紅七軍團(tuán)和紅十軍合并組成紅十軍團(tuán)。
【紅八軍團(tuán)】
1934年9月21日成立。
軍團(tuán)長:周昆,抗戰(zhàn)后失蹤。
政委:黃蘇(甦),犧牲。
主要將領(lǐng)有:羅榮桓、張云逸、孫超群。
長征中湘江戰(zhàn)役后,1934年12月18日紅八軍團(tuán)因傷亡很大取消,合并到紅五軍團(tuán)。
【紅九軍團(tuán)】
1933年10月28日成立。
軍團(tuán)長:羅炳輝。
政委:蔡樹藩。
主要將領(lǐng):李濤、郭天民、黃火青。
改編為八路軍359旅718團(tuán)。
【紅十軍團(tuán)】
1934年7月成立。
軍團(tuán)長:劉疇西。
政委:樂少華。
主要將領(lǐng):粟裕、劉英、方志敏、尋淮洲、聶洪鈞。
1935年1月,在懷玉山被敵人打散。方志敏、劉疇西、王如癡、胡天桃犧牲。
粟裕帶著800多號人沖了出來,抗戰(zhàn)成為新四軍第二支隊4團(tuán)一個營。
【紅十五軍團(tuán)】
1935年成立
軍團(tuán)長:徐海東。
政委則:程子華。
主要將領(lǐng):劉志丹、劉震、賀晉年、張達(dá)志、常玉清、陳錦秀。
改編成八路軍的115師344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