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風的吹拂,眼下正是春筍大量上市的季節。新鮮的春筍以其脆嫩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成為許多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然而,在享受這份春日美味的同時,市民也需要注意食用安全,否則“鮮”可能會變成“險”。
近日,家住張巡路旁一小區的徐女士就因食用春筍不當而遭遇了食物中毒的驚險一幕。徐女士說,當日早上,她在家吃了一盤竹筍炒肉,不久后便感到肚子疼,隨后還出現了拉肚子和低燒的癥狀。起初,她以為只是普通的腸胃不適,但癥狀持續加重,最終不得不前往醫院就診。經過醫生檢查,確診為食物中毒,好在癥狀并不嚴重,經過及時治療,徐女士已康復。
梁園區白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韓祝陽說,春筍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適量食用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但是,如果食用過量或烹飪不當,就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特別是對于消化能力較弱的人群,如老人、小孩及患有胃腸疾病的人來說,更應該謹慎食用春筍。
那么,如何正確食用春筍呢?要挑選新鮮、質地脆嫩的春筍。在購買時,可以觀察筍殼的顏色和緊密度,以及筍肉的飽滿度和色澤。在烹飪過程中,要確保春筍充分煮熟。春筍中含有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草酸等,通過高溫烹飪可以破壞這些物質的活性,降低對人體的危害。此外,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喜好,選擇不同的烹飪方式,如炒、燉、煮等,以豐富春筍的口感和營養。
除了烹飪方式的講究外,韓祝陽說,市民在食用春筍時還應注意適量原則,不要一次性食用過多春筍,以免給腸胃帶來過大的負擔。同時,還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一旦出現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并前往醫院就診。(商丘日報融媒體記者 宋云層)
來源:京九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