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即夢AI生成
為應對人口增長放緩與樓市去庫存的雙重挑戰,青島市于4月16日發布《支持家庭剛需及青年購房十二條措施》,推出全國范圍內較高力度的多孩家庭購房補貼政策:二孩家庭購置新房可獲5萬元補貼,三孩家庭補貼提升至10萬元,補貼范圍覆蓋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期間購房的戶籍家庭。同時,針對35歲以下青年群體推出“低月供”住房貸款產品,允許前10年僅償還利息,以減輕初期還款壓力。
降低住房成本,緩解生育后顧之憂
青島市住建局表示,新政旨在通過降低多孩家庭居住成本,提升城市對青年人才的吸引力,進而促進人口結構優化與樓市良性循環。這一思路與近期多地“生育補貼與購房優惠掛鉤”的趨勢一致。例如,武漢、義烏等地此前已推出類似政策,通過購房補貼、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等方式鼓勵生育。專家指出,住房成本約占中國家庭養育總成本的30%-40%,降低購房壓力可部分緩解“生不起”的焦慮。
圖片:即夢AI生成
市民聲音:支持與質疑并存
新政發布后,部分市民表示政策“誠意十足”。在青島工作的二孩母親李女士稱:“10萬元補貼相當于首付減少近10%,加上低月供貸款,換房壓力明顯降低。”。但也有聲音質疑政策效果。上海市民王佳認為:“購房成本只是生育壓力的一部分,教育支出、女性職業發展受阻等問題未解決,單純補貼未必能提升生育意愿。”。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出生人口已連續第二年下降,總和生育率僅為1.09,生育意愿低迷的深層矛盾亟待破解。
專家觀點:短期刺激有限,需配套政策協同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李長安教授指出,購房補貼短期內或刺激部分家庭生育決策,但長期效果依賴系統性支持:“政策需與托育服務、彈性工作制、性別平等措施結合,形成生育友好型社會生態。”。梁建章團隊研究顯示,若僅依賴購房補貼,生育率提升幅度可能不足20%,且需中央與地方合理分擔財政壓力。此外,青島新政中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免租金住宿保障”和“以舊換新”收購補貼,也被視為吸引人口流入、盤活存量房市場的配套舉措。
圖片:即夢AI生成
挑戰:政策落地需精準施策
盡管新政力度空前,實施細節仍面臨考驗。例如,多孩家庭認定需嚴格審核戶籍、生育時間等條件,避免補貼錯配;青年“低月供”貸款可能推高長期還款風險,需金融機構加強風控。青島市衛健委表示,未來將聯合多部門建立動態評估機制,根據政策效果調整補貼力度與覆蓋范圍。
青島樓市新政以“住房支持”為切入點,嘗試在穩樓市與促生育間尋找平衡。然而,生育決策的復雜性決定了單一政策難以扭轉趨勢。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楊凡教授所言:“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需多維度破題,從‘敢生’到‘愿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