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浪財經》援引鳳凰衛視報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4月13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表示,美國與中國已通過中間人就關稅問題進行了“初步接觸”。他同時指出,美國政府正在研究擬定針對半導體等關鍵電子產品的特別關稅措施。
盧特尼克當天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ABC News)采訪時,透露了上述消息,但也許意識到這么說不太妥,他隨即強硬地指出,美方仍然掌握著球權,知道“該怎么玩這個游戲”。最近一段時間,美方多次表態希望中方主動打電話來但都遭到了中方的拒絕。中方明確表示,談判大門始終敞開,但是必須在平衡和尊重的基礎上舉行,美方若選擇對中方施壓、訛詐和威脅,那么中方將堅決反擊。這表明美方一直期望的中方服軟,始終未能如愿。
美國商務部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資料圖)
事情的起因,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高調對外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對比11日的“刻意低調”,這一天白宮精心準備,特朗普發表了措辭清晰的長篇講話,將當天命名為“解放日”,還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加之各級官員的“宣介”,可謂喊破喉嚨、大張旗鼓。與他誓言要維持歷史高關稅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10日特朗普宣布對大部分國家暫緩90天加征關稅。如今,特朗普變了又變,悄然宣布對電子產品豁免。
4月8日,他在社交媒體上說,美國正在等中國的電話,暗示愿意給中國一個臺階下。這跟他前一天的強硬表態完全不一樣,簡直像換了個人。就在7號,他還威脅要再加50%的關稅,一副“不服就干”的架勢。現在又說“期待來電”,透露出無奈和焦慮。但是中國沒理他,也沒主動聯系美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特朗普期待的電話一直沒響。中國之所以沉默,不是軟弱,而是因為準備充分,戰略上也很沉穩。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今年年初以來,特朗普不斷在社交平臺揮舞"關稅大棒",試圖逼迫其他國家做出妥協。雖然經過多輪談判,最終也只是讓加征關稅的時間延后了一些,實際效果微乎其微。2025年4月,特朗普再次揮舞關稅大棒,直接回絕了歐盟提出的關稅互免方案。他不僅公開指責歐盟,還暗示要對歐洲商品實施強硬制裁措施。這一舉動立即沖擊歐洲金融市場,導致帝亞吉歐、大眾等國際巨頭股價大跌,充分暴露出貿易保護政策對全球產業鏈的沖擊。特朗普政府還以為手里有關稅這個武器就能逼中國低頭,于是不管不顧地把全世界都拖進了貿易戰的泥坑。一開始對中國商品加收10%的關稅,后來因為芬太尼的事又加了20%,最后干脆來個145%的“對等關稅”。這種步步緊逼的做法,別說咱們中國人看著不舒服,連美國商界都看不下去了。美國財長在國會聽證會上被民主黨議員一頓質問,臉都綠了。數據顯示,到2025年4月,美國超市里的中國家電平均漲價37%,中小企業的物流成本。
港口(資料圖)
這次關稅戰,讓我們徹底看清楚了幾個真相:特朗普不是神,談判大師也有慌的時候;美國不是鐵板一塊,華爾街才是老大;中國產業鏈齊全、制造力強,扛得住陣痛;態度強硬不是靠喊口號,而是靠產業基礎和戰略智慧。現在美國說在等中國電話,其實大家都知道,他們自己手機也沒放下,信息渠道肯定沒斷,只不過不好意思先打,怕被看穿了底氣。所以,咱們只要站直了,不低頭,特朗普哪怕不眨眼,也只能繼續原地打轉。這局,中國贏在了戰略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