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磚諦老師第四一四篇文章。記錄時代真相輸出個人思考是作者寫作的本意,也可以更好孵化我們自己的Agent智能體。
人工智能是我們實現財富自由的唯一確定性機會,歡迎加入板磚諦老師的智能商業學習社,我們共同抓取屬于人工智能時代的商業機會。
文章概述:
昔日的輝煌正在成為當下的桎梏,沉溺于嘆早茶收租的年輕人,也無法承擔起廣州繼往開來的歷史重任。
在科技產業創新浪潮里迷失的廣州,就像一個背負沉重包袱的中年人,看似光鮮亮麗實則疲軟虛弱。
如果廣州繼續躺平繼續敷衍有創業拼搏精神的年輕人,廣州也將繼續失去人工智能時代的創富機會。
在小鵬汽車成為廣州科技產業最后遮羞布的當下,廣州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吸引、留住更多的何小鵬們。
廣州有非常扎實的產業基礎,但是廣州需要主動展示自己的優勢,需要通過城市故事吸引科技創新人才在廣州扎根成長。
正文內容:
當我看到何小鵬頻繁出現在廣州的城市新聞鏡頭里,我就知道終究是這個湖北靚仔,扛起了廣州科技產業的大旗。
我很喜歡廣州的生活方式,喜歡廣州的松弛和煙火人間,喜歡廣州人能夠螺螄殼里做道場的精細生活方式。
但一個城市的繁榮和偉大,不能只有早茶、燒鵝、豬腳飯,作為世界城市的廣州還應該積極參與科技創新的浪潮里,去創造更多偉大的企業。
當重慶生產總值超越廣州,這意味一個時代的結束。廣州的產業核心是燃油汽車,以燃油汽車為核心的廣州經濟結構,決定了廣州在電車時代注定需要直面轉型的陣痛。
油車時代,廣州依靠政策孕育出廣汽這個汽車產業巨頭。外資出技術和品牌,我們出市場的合資汽車模式,讓廣州過去這么多年享盡汽車產業政策優勢。
廣汽在廣州人的心里,就是穩妥的金飯碗,就是無法割舍的就業最佳選擇。
但電車時代需要的是營銷能力,這恰恰是廣州的最大問題之一。在一個喧囂的需要需要主動展示自己的新時代,廣州像個沉默的中年男人,迷茫無助又充滿各種壓力。
廣州沒有故事可講嗎?當然不是!
廣州作為嶺南文化的中心,既有海洋文明的開拓進取,又有北方中原文化的謙讓隱忍和有序。但問題是誰來講好廣州的文化故事,誰來展示千年商都的新魅力。
廣州經濟的底色依然是國央企,無論是南航還是南網,都是廣州經濟的底氣。反觀廣州的民營經濟,則呈現出有數量沒質量的現狀,也表現出民企沒有大志向的無奈現實。
我經常說,廣州生活著一群快樂的幸福小老板,很也喜歡賺錢懂得享受生活,但是沒有戰略思維不重視組織能力建設,也不重視真正優秀的人才。
也許是過去這么多年日子過得太好的緣故,廣州整個城市呈現出缺乏理想抱負的典型特質。
在深圳面對杭州六小龍的震驚里,甚至沒人再拿廣州跟杭州做對比。這意味著在人工智能時代,廣州已經不在牌桌上,已經不是核心玩家。
在人工智能浪潮風起云涌的年代,廣州憑什么再次坐在牌桌上,這是廣州需要反思的核心問題。也許廣州的創業者們,需要認真解答的問題之一。
對比深圳,廣州缺乏深圳的拼搏精神和改革勇氣。
以南沙自貿區為例,多年來的巨額投資無法轉化為經濟效益,這算不算廣州的失職?在經濟驅動城市發展的年代,廣州是不是需要多思考經濟效益問題?
南沙有大量的產業園,有無數幢高聳入云的寫字樓,但就是一直缺乏人口、缺乏企業入駐。是年輕人不愿意去南沙嗎?是企業不愿意在南沙辦公嗎?
根本問題還是南沙區缺乏魄力,如果南沙主動降低各種生活成本,如果南沙敢用零租金孵化器的模式吸引企業,我相信還是有很多創業團隊愿意在南沙拼一個光明的未來。
既要又要是廣州這個城市隱蔽的特質,既想要企業入駐南沙,又不想在經營成本方面做出讓步,這怎么能夠盤活一個巨大的新區呢?
南沙作為國家級自貿區,敢不敢主動積極的用降低租金方式,吸引人工智能創業團隊扎根南沙?
相較于杭州的積極主動,廣州顯得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遇到事情再做點事情成為廣州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邏輯。
但問題是杭州都開始瘋狂搶人了,你廣州憑什么歲月靜好,像個二大爺似的只想著口腹之欲?
一個身材火辣膚白貌美大長腿的美女在瘋狂搔首弄姿,一個頗有姿色的靚女穿個大棉褲罩個軍大衣,你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小伙子,你覺得你會被誰吸引?
城市的發展基礎依然是人才,廣州培養了不少人才,但是廣州培養的人才質量越來越差。
這涉及到廣州的另一個問題:在教育方面的不思進取。當廣州人還沉浸在中大、華工的南方名校里無法自拔時,深圳理工大學正在崛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分校正在虹吸全國的拔尖孩子。
我清晰的記得深圳理工大學去年的錄取分數,是超越華南理工大學的。這個很少人關注的信號,其實是廣州深圳兩座城市的縮影。
廣州的高等教育,真的比深圳好嗎?廣州擔不擔心將來的廣州孩子,不但要去深圳讀大學,還要在深圳打工住城中村?
作為一個教育公司創始人,我可以肯定的說,深圳父母的教育理念更先進,更容易培養出卓越的孩子。
當深圳這座城市聚集了全國最勇敢的年輕人,這就意味著深圳的孩子天生擁有開拓進取的基因。
我知道很多人會拿廣州是三級財政說事兒,但城市的發展不僅僅只是財政,還需要系統的規劃設計,還需要思考如何花錢更加有效率。在我看來,廣州的城市發展充滿了無厘頭的任性行為。
南沙距離廣州市中心如此遙遠,為何投入巨資建設南沙的基礎設施?
黃埔作為廣州的科技制造產業聚集區,為何在有科學城的前提下,又在荒山野嶺搞了個知識城?
諸位可以去黃埔知識城溜達一圈,看看什么叫做不毛之地。
產業聚集帶來的成本優化效應,是城市產業結規劃構設計與產業發展的常識,廣州難道不懂這個道理嗎?廣州為何不能集中精力建設好已有的產業聚集區?
海珠區琶洲作為全村的希望,從一開始就面臨先天不足:面積太小,土地儲備庫存不足。
如果將來琶洲想要發展更多科技產業,又從哪里搞到土地為這些創新企業提供空間呢?
在我看來,廣州跟杭州最大的不同,是廣州特別喜歡成熟的企業,摘桃子思維特別嚴重。
但一個優秀的城市,需要主動彎下腰孵化更多小樹苗,而不是等待果子成熟直接移植果樹,這哪里是孵化科技產業的正確邏輯呢?
更加積極有為的政府,是廣州可以立刻去做的行動。在一個不需要過多競爭的年代,政府的守規矩是一種很棒的思維觀念。
但科技產業競爭如此慘烈的年代,我們廣州是不是需要更加積極主動的做點事情?
做大事的人必學教父(購書入學習群)
好的是廣州已經意識到需要城市名片,知道將何小鵬推出來擔任城市代言人。但廣州需要一個何小鵬,這才是廣州需要深度解決的難題。
杭州有阿里有馬云有梁文鋒,深圳有華為有騰訊有各種科技創新公司,廣州有什么?有腸粉?但廣州不能只有腸粉啊!
廣州的另一個缺陷是隱性的鄙視外地年輕人。大家都知道廣州喜歡稱呼男生為靚仔,但廣州不僅僅只有靚仔,廣州還有撈仔和嗦嗨。
我接觸到的廣州本地年輕人,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優點是本分,能夠守住父母給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廣州本地的孩子,通常缺乏拼搏進取精神,也沒有什么大的志向。
也有不少廣州本地孩子嘗試創業,但讓我不解的是;這些廣州孩子為何對現金流生意有如此嚴重的執念?家底豐厚的廣州孩子,為何不敢冒一點風險去做個科技公司呢?
跟廣州孩子相處是很舒服的,他們不會明顯表現出本地孩子的優越性,但那種安分守己的心態又注定滋生隱約的優越感,又會讓人覺得廣州孩子的自信心來自有祖屋產生的無壓力。
這是一種說不出來的粘滯感,就像廣州的煙火氣掩蓋了廣州這座英雄城市的真實面目。
如果你想知道廣州有哪些美食,請毫不猶豫的咨詢你的廣州朋友。但是如果你想做一件大事,盡量不要跟廣州本地孩子探討,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廣州孩子缺乏園景想象力。
賺到手里的才是最實在的,這個賺錢觀念深入廣州孩子的內心,甚至看不到有改善的可能性。
你跟這些廣州孩子講戰略,他會跟你講務實;你跟他講男人要賺未來的大錢,他會覺得你是瞎忽悠的大傻逼!
在構建教育公司團隊的時候,我一度考慮要不要邀請廣州本地的朋友加入,成為我們的創始合伙人。
最后得出的結論是,等到公司整體業務步入正軌再邀請這些廣州靚仔、靚女也不遲,否則對方會覺得我是大忽悠。
也許廣州自認為自己是務實的,但是這種狹隘的務實是不是阻礙了自己獲得更大的機會?
也許很多廣州人不服氣看到這篇文章的第一反應,是感覺板磚諦老師這個外地撈仔是在黑廣州這座城市。
但我想說的是,一座城市的持續發展,需要一群敢于挑頭做大事的年輕人。
至于那些讓我滾出廣州的二信球,我只能送你兩只手的中指,你們代表不了廣州,也沒有為廣州這座城市創造什么太大價值。
如果你們覺得你可以代表廣州這座城城市,請你在廣州創建科技企業,像何小鵬一樣去努力。
我希望能夠聚集一群在廣州創業的年輕人,如果你有科技夢想和創業特質,我們不妨多點聯系。
廣州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我認為我們能夠承擔廣州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
廣州買房需要看的書(購書入學習群)
板磚諦個人介紹:教育公司創始人,公司業務是培養父母的教育觀念和能力,培養孩子的數理思維、商業能力和閱讀思考能力,以及為孩子量身定做運動成長體系。
在板磚諦老師視頻號櫥窗下單任何一件產品,獲得進入諦老師學習群的權益。如果你想成為自己的教父或者教母,我們不妨聊聊……
如果有企業經營管理難題、職場升職加薪困惑,或想要通過搞副業多賺錢,請直接添加板磚諦老師微信進行深度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