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關系調查報告顯示,38.9%的姐弟矛盾源自經濟糾紛,其中64%的姐姐表示資助弟弟后遭遇情感反噬。
43歲的陳美娟蜷縮在腫瘤醫院走廊,手機屏幕亮著弟弟剛發的朋友圈——定位三亞五星酒店,配文『努力工作的意義就是享受生活』。她攥著胃癌確診單的手不住顫抖,這個曾賣房供他留學的弟弟,此刻正在兩千公里外度假。
三年前把杭州89㎡婚房賤賣時,丈夫摔門而去的巨響猶在耳邊。『就你弟那個成績,能考上常青藤?』前夫的質問變成現實,弟弟確實在紐約花天酒地掛了科。但當她深夜視頻查崗,弟弟理直氣壯:『姐你初中畢業懂什么,我們留學生都這樣。』
主治醫師遞來的賬單顯示,靶向藥每月需自費3.2萬。她顫抖著撥通弟弟電話,換來的卻是『正在通話中』的冰冷提示。次日收到到賬短信時,她以為是曙光——直到發現金額欄赫然寫著『2000元』,備注『隨禮』。
裝錢的信封里滑出泛黃紙張,竟是二十年前父親臨終前寫的欠條:『今借大女兒美娟學費叁萬元整,待小峰工作后歸還。』彼時剛拿到師范錄取通知的她,親手撕碎通知書換了弟弟的擇校費。
心理學博士周明遠指出,中國式姐弟關系存在『情感高利貸』現象,62%的姐姐在資助弟弟過程中,無意識地將親情異化為道德綁架。『當弟弟將付出視為理所當然,血緣就成了最鋒利的匕首。』
病床上的美娟注銷了給弟弟準備的學區房認購書,把『遺產全歸弟弟』的遺囑撕成碎片。窗外的梧桐葉簌簌飄落,她想起9歲那年,弟弟搶走她存了三年的硬幣罐去買游戲機,母親只說:『他是男孩,你該讓著。』
當付出變成習慣,拒絕就成了背叛。那些被吸干養分的姐姐們,是否該親手剪斷臍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