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vivo的創新力和把行業“擰成一股繩”的凝聚力,更是埋下了我國長效優勢的伏筆、和一眾優秀企業一起,構建起堅實的技術壁壘。
作者/番茄醬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潮起潮落間,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正進入深度調整期。
由于技術紅利消退,市售手機產品普遍缺乏革命性創新,每次更新“換湯不換藥”,這也間接導致消費者購機意愿降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放緩,國內消費者換機周期延長至36個月以上,市場需求疲軟,供需兩側“相看兩厭”。
如何破局?浪潮之上,國補政策精準調控與頭部品牌技術突圍形成戰略組合拳,正為行業開辟新增長極。
一方面,國補政策向國產自主品牌傾斜,鼓勵用戶購買自主品牌中端產品,并吸引部分自主品牌廠商也針對高端機型推出幅度不同的優惠,讓利于用戶,刺激市場活力,提振消費信心。另一方面,頭部手機品牌也加大新技術研發投入,通過科技創新,發掘和催生新的用戶需求,實現產業技術突破,詮釋科技自強。
2025年4月21日,vivo X200 Ultra和X200s正式發布。通過全面專業化的軟、硬件架構設計,以新科技、新材料、新產品,帶來拍照/視頻雙影像能力全面超越蘋果的“V單”和生態破壁、時尚全能的“最強蘋替”,不僅僅深受消費者喜愛,更推動影像、性能、設計、系統全面進化,帶動供應鏈不斷走向成熟。
這讓行業感慨,企業、國家、時代需求是永遠是堅固的鐵三角,形成彼此助推的浪濤、推動行業呈螺旋上升態勢:國家政策提供戰略支點,用戶及需求設定演進方向,而優秀的企業,則能夠將勢能轉化為具體的動能,讓行業“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斷迎來新的春和景明。
一、透視vivo X200 Ultra、X200s:
勇攀移動影像技術珠峰
克里斯坦森曾在《創新者的基因》中論述創新者的特質,包括“不信邪,喜歡基于第一性原理、圍繞基本需求重新想象、挑戰現狀”“不僅積極主動擁抱變化,而且還主動發起變化”等等。這在vivo身上體現得恰如其分。
拿此次發布的vivo X200 Ultra和X200s來說,就從用戶需求出發,在“道”的維度,回應行業痛點、勇攀技術高峰;在“術”的維度,搭載藍圖、藍海等vivo藍科技,全面釋放專業移動影像、系統生態構建等產品基因,以專業精神打造移動影像技術的“世界高度”,上演“山高絕頂我為峰”。
比如,針對傳統手機多攝系統中,超大底主攝的硬件優勢導致超廣角/長焦淪為“戰術鏡頭”,焦段割裂、畫質參差、創作受限的痛點,vivo推出行業首款全焦段、全主攝產品。為了打造一款真正的專業創作者出行必備神器,vivo在X200 Ultra上推出了蔡司三大定焦大師鏡頭——14mm蔡司超廣角鏡頭+ 35mm蔡司人文紀實鏡頭+ 85mm蔡司APO超級長焦鏡頭II。
其中,具有行業最大底的14mm蔡司超廣角鏡頭解決了影像超大杯“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加上更接近人眼自然視角的35mm蔡司人文紀實鏡頭,服務于專業影像創作者、影像愛好者、泛內容創作者等高需求圈層用戶和更加廣泛的影像愛好者群體,為其提供雙影像能力全面超越蘋果的“全能V單”;85mm的蔡司APO超級長焦鏡頭II則將高像素和防抖功能提升到行業新高度。
基于用戶真實創作場景的深度重構,這一創新點徹底解決了過去超大底主攝導致超廣角/長焦成為「戰術鏡頭」的行業難題。
通過三顆同代大底傳感器,X200 Ultra避免了主攝「一枝獨秀」副攝「不堪大用」的體驗割裂。第一次讓手機影像的三顆攝像頭都能滿足創作者在風光、人文、人像、視頻上的專業創作需求,實現了一個設備中多重用途,不僅提升了創作的靈活性,還減少了攜帶多種鏡頭的負擔。
再比如,針對行業單一ISP算力瓶頸制約畫質上限等痛點,vivo參考專業相機的數據處理邏輯,在X200 Ultra機型上首次推出兩顆自研藍圖影像芯片——“V3+”和“VS1”,并借此實現了從前端Raw域數據開始直至照片生成的全鏈路處理,重塑行業極致畫質新標準;
此外,還有全面融入相機標準的專業創作流,以及對標專業相機的“全焦段高規格視頻”,帶來超越蘋果的視頻拍攝效果。
X200 Ultra以顛覆性的選型,讓手機具備了更適合視頻創作的多攝系統,帶來全焦段的極致畫質和技術指標,重構了一臺更懂視頻創作者的手機。在蔡司三大定焦大師鏡頭的硬件基礎上,vivo X200 Ultra在全焦段實現了全面頂級的視頻規格。
包括全焦段4K 60fps 10bit Log、全焦段4K 120fps慢動作、全焦段4K延時視頻、全焦段OIS光學防抖、全焦段4K 60fps杜比視界、全焦段4K人像錄像——讓普通用戶也能全面掌握創作自由。
更難能可貴的是,“用戶腦”的vivo并非技術炫技,而是堅持以用戶為導向的影像創新。除了雙芯、三鏡以外,vivo X200 Ultra和X200s還帶來了膠片Live人像、人文街拍2.0等功能,以影像創新回應當下社交媒體用戶的創作需求。
新升級的膠片Live人像讓動態照片的封面部分兼容靈動人像算法,延續零延時和定格抓拍能力;以35mm“人文之眼”鏡頭為基礎,人文街拍相機2.0功能精準還原創作者觀察視角,重構手機人文街拍……
如此種種,都讓行業看到,vivo X200 Ultra通過全焦段硬件平等化、自研芯片底層突破、專業生態構建等多重突圍,實現技術上對頭部品牌的追趕與超越,以移動影像技術的世界級標桿,樹立中國方案技術自信。
這也獲得了消費者的好評,被消費者直呼“滿足了我的‘既要又要還要’”。事實上,此次上新不止是影像全面升維,還從一眾不同維度,全面、深度回應用戶需求。
二、產品心,用戶腦,長賽道:
vivo創新背后的“第一性原則”
當下,vivo X200 Ultra和X200s從創作自由化、生態無界化、體驗智能化三大維度,既解決了換機成本高、創作門檻高等用戶痛點,又預埋下AI+跨端生態等未來增長點,形成“用戶需求-技術創新-市場增長”的正向循環,為國產手機突破高端化瓶頸提供了可復用的方法論。
比如,面對越來越多蘋果用戶的「跳槽」或「雙持」需求,vivo近年來持續突破蘋果硬件及應用的生態壁壘,在X200 Ultra和X200s上,vivo在行業內率先實現與iPhone的電話/短信/通知/驗證碼跨設備、跨生態流轉服務,同時兼容AirPods全系列跨設備暢聽,支持多種跨生態設備查找、定位等功能。
同時,面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vivo也早已啟動了相關的技術布局,并初步形成自研技術體系。在X200 Ultra和X200s上推出AI影像芯片(VS1)、AI虛化算法、AI修圖大師、AI天氣變裝、AI防詐盾牌等基于生成式大模型技術的功能應用。
其中,AI防詐盾牌可利用端側大模型實時分析通話內容智能判斷電詐風險,及時通過及時彈窗及音頻震動形式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守護用戶財產安全,將用戶安全感拉滿。
這也正是vivo一貫的行事邏輯:錨定第一性原則,布局長賽道。
什么是第一性原則?即用戶需求。對市場而言,vivo認為技術與產品的迭代演化應當以市場和用戶的需求為引導,當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拿起手機、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何為他們提供更好用、更愛用、更便利的產品和體驗,就成了vivo的一個「小夢想」。
而長賽道,即長期主義的賽道,也是消費者真正需要、能通過深度布局,收獲源源不絕復利的賽道。無論市場如何波動,人們的剛性需求總是相對穩定且具有持續性的。
vivo明確了影像、設計、系統、性能四個創新方向,進行長期、持續的投入,且在認知正確的前提下,進行超飽和研發投入。在此基礎上,vivo始終在努力嘗試通過提升科技競爭力、加大底層技術投入,形成了「藍科技」技術品牌,包括藍圖影像、藍晶芯片技術棧、藍海續航系統、藍心智能、藍河操作系統,代表了vivo屹立于市場,無懼全球挑戰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國內消費電子與科技創新產業的重要力量,vivo在謀求企業長期穩健地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技術普惠,為消費者美好生活服務:通過打造極致的創新產品,刺激市場需求,服務好用戶需求,進而推動產業迭代循環發展,并在經濟周期內贏得先機,讓“科技照亮美好未來”成為可以被落實在每個普通人身上。
三、科技引領,
書寫智造界“中國方案”
一直以來,國家、科技企業、時代需求永遠是彼此的助推器,三者協同下,終將產生“1+1+1>3”的合力,完成從勢能積累到動能釋放的閉環。
正如《底層邏輯》一書中提出的“戰略勢能”經典理論:通過長期積累資源、構建優勢,形成高位勢能,再通過精準釋放轉化為動能,從而以“降維打擊”的方式實現競爭破局。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進入2025年,中國創新科技迎來了全面爆發:從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到綠色科技、高端制造……中國科技進入快速發展的關鍵一年,加速智能科技與實體經濟融合,全面提升國家科技實力,也為全球科技進步貢獻中國方案。
基于這一大背景,vivo創新的深層價值,在于構建起“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的正向循環,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價值提升,其意義不僅在于重塑產業格局,更為企業“創新報國、科技報國”提供切實可感的范本,完成多重價值躍遷。
首先,是國際影響力破局,目前,手機行業是中國制造和中國科技邁向全球化和高端化的典型代表,中國品牌在手機行業有足夠底氣跟蘋果抗衡。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亦表示,在高端手機市場,蘋果已經失去了吸引力。
其次,是生態領航,vivo不僅以專業創作者級的產品,撬動高端用戶對國產手機的品質認知,還以領頭羊姿態,引領行業從“參數競爭”轉向“打蛇打七寸”、錨定用戶痛點進行創新。
如今,vivo的創新力和把行業“擰成一股繩”的凝聚力,更是埋下了我國長效優勢的伏筆、和一眾優秀企業一起,構建起堅實的技術壁壘。
未來的競爭圖景中,真正的決勝點不在一時領先,而是在產業生態的韌性構建。當中國企業在高端手機、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持續突破,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創新生態正在形成。這個生態既能孕育劃時代的終端產品,也能孵化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技術標準,在不確定的全球貿易環境中,構筑起中國制造、中國“智”造的堅實護城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