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漫過秦嶺山麓,四月的風攜著希望叩響家門。2025年4月20日,正值谷雨時節,商南縣職業教育中心孫祥校長帶領“組團式”幫扶團隊,踏著春日的暖陽,走進學生家中,開啟了一場以心交心的家訪之旅。
——春泥護花,叩開成長之門
首站抵達城關鎮寺溝村張同學家。庭院里草木初綻,恰如少年蓬勃的朝氣。班主任趙博老師向家長細數學生的閃光點:“張同學不僅是班級的‘金牌班長’,更在市排球賽中為縣爭光,像春日的竹筍般拔節成長。”談及學業,英語老師黃忠勤以春耕作比:“學習如播種,單詞是種子,語法是土壤,唯有日日澆灌,方能等來六月豐收。”趙雪濤主任說:“單招備考如春耕細作,發揮優勢和看清短板是破土的第一步,沉心耕耘方能等來拔節之聲。”孫校長輕撫學生肩頭,目光灼灼:“你在賽場上一人獨得13分的拼勁,若能化作書山攀登的韌勁,明年定能迎來自我綻放的盛夏!”
——春風化雨,點亮希望之燈
第二站來到城關鎮古城佳府舒同學家。窗臺上幾盆綠植正舒展新葉,恰似少年悄然蛻變的光景。“舒同學像春蠶吐絲般專注學業,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趙老師的評價讓母親眼眶濕潤。談及休學的雙胞胎妹妹,孫校長的話語如三月細雨:“職教中心的門永遠敞開,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春天擁抱。”臨別時,母親緊握校長的手:“孩子很喜歡趙老師,還說自從孫校長來了后,學校的風氣變得更好了。感謝學校和老師,讓孩子比初中時更自信,更陽光了,這份恩情比春風更暖!”
——春山可望,共繪成長畫卷
家訪是教育的詩意行走,推開一扇門,點亮一盞燈。幫扶團隊穿梭在春色浸染的街巷,將殷切期望化作潤物無聲的甘霖。正如山野間破土的幼苗需要陽光與雨露,教育更需要家校攜手,以真心培土,用耐心守候。臨別時,孫校長望向遠山新綠,輕聲道:“教育不是獨奏,而是家校共譜的春日交響。我們播下的每粒種子,終將在時光里長成秦嶺最美的風景。”(采寫/商南縣職教中心)
[責任編輯:梁紀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