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贊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毅叔,歡迎轉發!
最近這段時間,不少朋友都感覺到,在中美關系這個牽動全球神經的大舞臺上,我們似乎不再是那個總是小心翼翼、步步退讓的角色了。無論是面對一些不合理的指責,還是遭遇層層加碼的限制,我們的回應非常直接有力,對“野蠻人”重拳出擊,除了對等加關稅之外,還直接掐斷對美國的稀土供應、退還波音飛機、制裁某些不守規矩的美企等等,一輪精準的組合拳打得特朗普政府滿臉桃花開。
有人可能會問,這算不算“硬碰硬”?我們為什么敢于展現出這樣的姿態?難道不擔心沖突升級嗎?
這種變化,絕非一時沖動,而是源于我們自身實力的增長和對當前國際格局清醒的判斷。說白了,就是我們手里有了更厚的“家底”和更強的“底氣”。這底氣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個關乎“能不能打”,一個關乎“有多能打”。
第一層底氣:安全上的充足能力
國際關系歸根結底是實力博弈。在面對極端施壓時,確保自身安全、擁有可靠的自衛和威懾能力,是一切戰略選擇的基礎。
我們今天所說的“安全”,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領土防衛,更包括維護國家主權、發展利益和國民安全的綜合能力。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在關鍵安全領域的進步是巨大的。
比如,在軍事現代化方面,我們不再是“小米加步槍”的年代。無論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戰機(比如不斷改進和批量生產的殲-20還有六代機的問世),還是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水面艦艇(比如055型萬噸大驅,福建號航母),抑或是那些讓潛在對手高度忌憚的非對稱作戰能力(例如在特定區域具備高精度、高超音速打擊能力的武器系統),都極大地提升了我們在核心區域的防御和反制能力。
這種能力的提升,不是為了窮兵黷武,而是為了形成有效的戰略平衡和威懾。它讓任何試圖通過軍事手段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企圖,都需要掂量掂量付出的代價。當你在安全上有了足夠自保的能力,談判桌上的腰桿自然就硬了,面對壓力時的選擇空間也就更大了。這就像你在外面闖蕩,手里有把趁手的工具,心里就會踏實很多。
第二層底氣:經濟上的韌性與體量
經濟實力是國家力量的基石,“有多能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上的支撐和在全球體系中的地位。
說到經濟體量,大家最常看的是GDP。按美元計算的GDP,美國目前數字依然領先。但很多人都知道,名義GDP容易受到匯率波動和物價水平的影響,特別是像美國那樣,醫療、教育、法律等服務業成本極高,這些高昂的服務費用也會推高GDP數字。同時,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政策,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名義數據的真實含金量。
所以,經濟學上還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GDP。這個指標更能反映一個經濟體真實的產出和居民的購買力。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經濟體量早已經超過美國,而且領先優勢還在擴大。這說明,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生產出來的“硬通貨”和老百姓能買到的“真東西”總量更大。
更重要的是,中國是全球唯一的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從最基礎的螺絲釘到最復雜的航天器部件,我們都能生產。這種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制造業能力,賦予了我們在全球供應鏈中獨特的地位和強大的韌性。即使面對外部“脫鉤”或“去風險化”的壓力,我們依靠強大的國內配套能力,也能保持經濟的基本運轉和供應鏈的安全。
再看看我們的國內市場。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最具增長潛力的統一大市場。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和中等收入群體的壯大,國內消費市場的能量正在持續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和“穩定器”,能夠有效緩沖外部需求波動帶來的沖擊,也為中國經濟提供了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這就像一個人,不僅能在外面賺錢,自己的“后院”也能種出足夠養活一家人的糧食,甚至還能開個小賣部,風險抵御能力自然強很多。
不是“掀桌子”,而是“穩桌子”
所以,我們今天在對美關系中所展現出的相對更強的姿態,并非是要主動“掀桌子”,而是因為我們手里有了能夠“穩住自己的桌子”的能力和底氣。
面對一些國家試圖在關鍵技術、貿易等領域與我們“脫鉤”的努力,我們知道這既不符合經濟規律,也難以完全實現,因為全球產業鏈是高度互嵌的,強行拆解代價巨大,對他們自己同樣是傷害。我們應對的方式,是繼續提升自身產業鏈韌性,壯大國內市場,并且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成員國等更廣泛的貿易伙伴關系,構建一個更加多元和安全的全球經濟網絡。
面對一些試圖拉攏盟友“孤立”中國的企圖,我們也看到,絕大多數國家都奉行務實的外交政策,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他們可以在安全上與美國合作,但在經濟上,與中國的緊密聯系是無法替代的。各國都有自己的“算盤”,不會輕易為了美國的地緣政治目標而犧牲自身的經濟福祉。最近幾年,我們看到很多國家依然在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就是最好的證明。
再比如,針對一些具體的貿易或港口限制措施,憑借我們在全球航運和貿易體系中的體量,我們完全有能力采取對等反制措施,讓對方的企圖難以得逞。
結語
大國之間的博弈是長期而復雜的。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實力是最好的語言,底氣是最強的后盾。
中國在安全和經濟上不斷增長的實力和韌性,是我們今天能夠更加從容、更加堅定地維護自身國家利益和正當權利的根本原因。這是一種基于自身力量的自信,而不是盲目沖動。就像中國商務部曾經說過的那樣:“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得不到尊重。” 當我們擁有足夠的實力時,才能真正贏得尊重,才能在風浪中穩穩地把控住自己的航向。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么有趣見解,歡迎訂閱本號并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