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雷軍的恩怨似乎無法調和,但凡有個機會,董明珠就要敲打雷軍兩下。
4月22日,格力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董明珠成功連任董事會董事長,即將開啟她在格力電器的第五個三年任期。
今年年初,無論是線上線下,格力電器專賣店的名稱都大規模地進行了更換,變成了“董明珠健康家”。這意味著格力已經與董明珠的個人IP充分綁定,在這樣的情況下,董明珠連任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事情。
本來是格力公司內部的權力分配,但沒想到董明珠的一番話,卻再次引發社會熱議。
在會上,董明珠突然說道:小米汽車燒死人你們看到了吧?格力在北京的大1路跑了10幾年,從沒有火災事故,這就是實力,這就是技術。
這番話,看似在說自己的新能源技術,實際上卻是在敲打小米雷軍。董明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巨資,卻未能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家用轎車領域有所斬獲。而雷軍僅僅用了3年,小米SU7一上市就在業界獨樹一幟。
董明珠是通過持股的方式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而雷軍則直接下場,無論是在體量上,還是在參與度上,格力和小米在新能源車的地位上是無法相比的。
如今,新能源汽車無疑成了消費品市場上最大的增長極,董明珠看到了雷軍的成功,但內心仍然不服。在小米su7出現了事故之后,董明珠終于找到了敲打對方的理由。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當然是技術的關鍵,但并不是汽車自燃都是新能源汽車的問題。即便是傳統燃油車,也有自燃和起火的現象。另外,結合最近的小米su7起火事故來看,起火原因都和激烈碰撞有關,把起火作為攻擊新能源車的矛頭,有失公平。
另外,董明珠還趁機夸了自己的技術和實力,但要知道,董明珠參與的銀隆新能源是一家以7米以上乘用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其技術和家用轎車是有根本區別的,并沒有太大可比性。
從銷量上來看,su7上市一年,累計已經銷售了近14萬臺。這樣的數據足夠亮眼。事實上,小米的事故率并不比其他同行業的產品差,在這樣的公共場合,拿小米su7的事故作為宣傳自己技術的踏腳石,董明珠明顯選錯了對象。
沒有數量的數據沒有任何意義,如果真的要比,起碼要在數量級上對等。董明珠參股的新能源汽車,如果能達到小米的規模,再來做對比也不遲。
可見董明珠一直沒有忘了和雷軍的一億約定,始終把雷軍作為了自己的奮斗目標。但12年來,小米已經從當時格力銷售額的四分之一,到2024年其銷售額已經是格力的2.5倍。
從商業布局上來看,小米的成長性也遠遠大于格力。董明珠已經71歲,而雷軍僅56歲,未來的競爭機會更多站在了雷軍這邊。
12年前,當主持人把雷軍和董明珠樹立成互聯網和實體兩個對立陣營,也刺激到了董明珠的求勝欲。時光荏苒,盡管掌握核心技術依然是產品占領市場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不能擁抱時代的發展,也必然會被時代甩在身后。
如今再看,董明珠似乎是有意的創造話題。不過她的敲打,更應該指向整個新能源汽車領域。如果能夠切實解決新能源汽車電池起火的安全問題,才能真正的體現出自己的實力和技術,而不是做不相關的對比,拿微不足道的數據口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